第188章 188 家事

柳贺任官后愈发内敛,杨尧也知他肩头扛着重任,可柳贺在家中始终是温和的相公与父亲,杨尧也有许多年没见过他这般难受了。

今日见柳贺疲倦,她先让柳贺睡了一觉,待他睡醒才告知他这个消息。

“幸好师娘身子仍康健。”柳贺道,“娘在信中说,孙家族人里有要把子孙过继给夫子的,师娘似是很乐意。”

孙夫子与师娘的独子早早过世,若是过继子孙,便是认孙夫子之子为父。

柳贺清楚,这恐怕是孙家的族人见得孙夫子与柳贺关系非同一般,才有了这个想法,否则早不过继晚不过继,何以拖到今日?

但若是师娘愿意,柳贺也不会有意见。

孙夫子对后事很是坦荡,他一生不求人,便是柳贺当了官,他也从未要求柳贺为他做些什么,即便柳贺安排了人去照料,他最开始也是不赞同的。

孙夫子的性子就是这般犟。

可师娘性情就柔缓得多,想起独子过世之事总是悲伤,她最担忧的

便是自己后事无人过问,百年之后她与孙夫子恐怕都没人记得了。

“到时我写封信回乡,请族里与孙家那边细商,若是真要过继子嗣,必要挑出一些孝顺忠厚的,读书差一些也无事。”柳贺道,“只要我在一日,总能想办法护着他,如此师娘也能安心一些。”

杨尧点了点头:“相公想得很周到。”

柳贺到这时已经完全清醒了过来,他立刻写了一封家信,师娘想必很重视此事,他早些将事办了,师娘才能安心。

写完信,柳贺独自待了一会,一腔愁绪无处抒发,便又提笔给施允写信。

他的想法,只有一同度过年少时光的施允才能够体会。

之前柳贺特意找到郑汝璧,想让他替施允安排一个好去处,但施允却在之后给柳贺来信,说他刚来陕西时的确感慨此地百姓之艰辛,但时日久了之后,他便渐渐适应了这片地方,为百姓办事让他心中很满足,只觉所读的书并未浪费。

“若官员人人都往富庶之地去,穷苦之地的百姓又当如何?只能怨自己投错了地方。”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远你在京中为陛下分忧,我便在地方替泽远你践行设想。”

最终,施允的确是动了,却并未前去富庶之地,而是官升一级,依旧留在陕西。

陕西当地也在实践清丈田亩之政,施政过程中,施允也向柳贺求助,一是田亩多寡衡定税赋恐怕不行,还得看土地之肥沃,二是陕西此地常有旱灾,他每日绞尽脑汁,始终想着让更多百姓活命的法子。

想及孙夫子与施允,柳贺心中感慨万千,前方即使艰难险阻,虽千万人吾往矣。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不愿做的事,终是有人要做,也有人一直在做。

他是有榜样在的,又何必顾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