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12年后,南京地铁已经变成了大八爪鱼,触角都要伸到隔壁ah省的马鞍山了。

许安阳在大一、大二两年,想出学校进市区,只能打车或坐公交。

华工三号校门口班次最多的5路车,承载了许多华工学生为了上新街口吃喝玩乐而来回穿梭的身影。

许安阳坐的这趟115路公交车,是抵达东站的华工学生的“救命车”。

虽然这车又老又破,班次少,速度慢,可它一站到底,从东站直抵华工四号门宿舍区,省钱又方便。

许安阳很幸运地上了车,找个靠窗位置坐下,打开窗,清凉的风拂面而来。

窗外是2008年的南京,和12年后相差并不很大。

板仓还是破破烂烂的,富贵山的隧道还是那么狭窄,明故宫的松柏依旧苍郁。

沿途可以看到月牙湖的水,穿过老城墙的门。

12年,对一个城市来说真的太短暂了。

尤其是南京这种千年古城,六朝古都,弹指一瞬而已。

但对许安阳来说,12年是从男孩变成男人的一场蜕变,一场洗礼。

他带着洗礼后的灵魂,回到了18岁,没有比这更美的事了。

路上车子有些颠,不是路不好,是车太破。

115路公交车是老式的柴油车,驾驶员座位旁一个大龟壳,上面有个把手。

发动机启动不是转钥匙,而是转这个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