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下乡知青,她下乡的时候条件比这个还要差呢,下乡的那个村子是没有通电的,一到晚上就要摸黑了,更别说有风扇,就是在下乡之前跟着爸妈住在县城里的筒子楼,那时候也是没有风扇的,风扇太贵了,他们家是买不起的。
汪年年一手拉着程荔月,一手拉着骆玉兰道:“咱们班就咱们三个女孩子了,就算是并不都全住宿,但也不能生分了,平常来学校里上学的时候,我们可都要一起行动啊!以后大家就都是好朋友了!”
程荔月点了点头,答应了这个提议,毕竟就像汪年年说的,她们班就她们三个女孩子,甚至说这一届小提琴专业也就她们三个女孩子,未来还要一起相处三年多呢,这个期间做朋友自然是应有之意了。
只不过骆玉兰却有些为难,不太好意思的说道:“这个学校有我的老乡,她也是跟我一起过来报道的,虽然不是同一个专业,不是同一个学院,但报道的时候我们约好了,在学校要互相照顾的,可能有的时候我要过去陪她,不能一直和你们走在一起了。”
汪年年笑着说道:“没关系,你们是同乡,相互照应也是应该的,我们就是当朋友,也不需要每时每刻都粘在一起,你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骆玉兰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笑着说道:“这样就好,本来我还怕你们两个会生我的气呢,觉得我不合群。”
程荔月摆了摆手道:“哪里会觉得你不合群呢?要是说最不合群的,那肯定是我了。我都不在这儿住宿呢,可能有时候还要经常回家去吃饭,不能陪着你们一起了,我还要说抱歉呢。”
作者有话说:
晚七点半左右见
第202章 食堂吃饭
因为是第一天才认识,除了汪年年,她性格外向比较自来熟,表现的比较热情之外,程荔月和骆玉兰都是正常表现,既没有太过热情,也没有太过冷淡。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第一天总不可能像那些相处了好几个月的朋友一样亲热,肯定是需要点时间相处,熟悉一下彼此之间的性子的。
就在她们三个女孩子彼此介绍完没多久,徐导员就带着班上的五位男同志抱著书回来了。
徐学军看着班上的几位男同志把书书都分发好了之后才说道:“今天我们是没有课的,等到了明天才正式上课,今天下午的时间就由着你们自己安排了。
至于那课表,等一会儿我抄在黑板上,你们可以自己抄一份留着,以后上课的时候也不至于抓瞎,不知道上什么课。”
没一会儿,徐学军就把课表抄好了。而等到大家看了上面的课表,也都小声说起了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