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页

而就在玉格决定要在台州县建厂,正写着回事的奏折的时候,张满仓送来了京里的消息。

如今她生而带玉的事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几乎快传得半个京城的人都知晓了,是金姐儿往外说的,说常山和台州能下雨,是因为玉格过去了,她生而带玉,而玉又通雨呢,朝廷里头到底是什么态度,康熙又是什么态度,目前还不明朗,大约是宫外的消息暂时还没穿进宫里去。

玉格看完信,收起放到一边,怎么说呢,并不怎么意外。

从他们到了江浙,江浙就下雨之时,她就想到了这个可能,毕竟区区一个她哪里有皇位要紧,她和四阿哥在一处,非要挑一个出来,他们自然愿意好是她的,而不好的是四阿哥的。

事情并不如信里说的那么简单。

金姐儿虽然见识有限,但并不蠢,她如今正想着要怎么和她们修复关系,若没有别的底气,哪里敢这么往死里得罪她们。

说到底,不过是她的份量还不够重而已。

玉格俯首继续写奏折,张满仓道:“七爷,京城那边不需要回信吗?”

玉格摇摇头,“不用。”

路上这么远,一来一回的工夫,他们早就把事儿做熟了。

这福星的名声担着就先担着吧,回头犯个不大不小的错,把官位往下降一降就是了。

只要往上走,就免不了招人忌惮,如今不过是提前了而已。

“去叫叶三明过来,”她领的差事是金缕记的差事,还是先把这事儿办好再说。

玉格这边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开店建厂的事情,但四阿哥那边却很快就遇到了难题,而且是一大堆的难题。

先是粮食不够了,而新的粮食还没有运到,所以粥熬得更稀了,紧接着就有百姓闹事,有那不是灾民的来冒领灾民的粥喝,到底是灾民与否,又是很难分辨的,于是有很多灾民领不到粥,下雨之后,死的灾民竟然更多了。

再有四阿哥想从附近的县城调用粮食过来,但命令执行得极为艰难,再然后四阿哥想要走商家的路子,先买一些过来用着,但但凡运到常山和台州两地的粮食,还不等完全落地,就会被江浙的富户用各种法子买去至少一半,就是买着了,这粮食也能在路上莫名其妙的‘折损’了,而这么艰难运到的粮食,质量也极其堪忧,还有用沙石掺杂其中。

并且银子也不是全然充足的,水易生疫,又是大旱之后的大雨,又死了那么多人,疫情得防备起来,而药也是要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