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是李二爷爷的亲侄子,老族长在世时,还能约束一二,如今

容歆轻轻抿了一口茶,问他:徐老太太瞧着也不是个好相与的,这婚假一事,她不愿意,难道还能强逼不成?

若是满月妹妹寻得一户好人家也罢了,只是二奶奶娘家的亲戚人品堪忧,便是拒绝,难保不会再使些龌龊手段,因而李南深深一拜,诚恳请求道,三奶奶家的两位婶婶,娘家也不过是寻常人,无力帮扶,只得求夫人,帮帮三奶奶她们。

宗族便是如此,宗族大过天,长辈不可轻易违逆。

而徐老太太娘几个在宗族不支持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应对,如果小姑娘的名声坏了,这一辈子很大可能便彻底毁掉。

这事儿,还真有人帮忙,否则徐老太太一家,恐怕毫无办法。

遂,容歆便对李南道:既是如此,我便再去清河县走一趟。

李南一听,感激不已,边鞠躬边道:小子代妹妹们谢过夫人,夫人心善,定会有福报。

容歆倒是不求福报,只是既然碰到,且于她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帮一帮也无妨。

天色已晚,你乘夜赶路不安全,便暂且留在驿馆吧。

李南却婉拒道:夫人好意,小子本不该推辞,只是家中只母亲一人,小子若不回去,她定会担忧。

容歆一听他如此孝顺,便又改口道:那也不能走回去,我给你找一辆马车还是骑马送你回去吧,脚程快些,不可再推辞。

李南极不好意思,却也知情识趣地没再推辞。

容歆又招来驿馆的小吏,命驿馆的厨房准备一份简单的吃食给李南。

李南连忙摆手推辞,怎敢劳烦夫人和驿馆的大人们,小子进来时吃过干粮

长者赐不可辞,便是吃过,也得再吃些。容歆没有直白地戳穿他的窘迫,借口道,正好我还有些事,趁着马准备好之前,问一问你。

夫人请问,小子定知无不言。

容歆端起茶杯,示意他也喝茶,等到他肉眼可见地放松许多,这才闲聊地问:可是读过书?

是,在县里一位秀才先生处求学。

未曾参加考试?

李南羞愧道:今年的县试,小子落榜了。

容歆颔首,安慰他:十一岁,年纪尚轻,只要勤奋刻苦,总有一日会过。

李南摇头,黯然道:小子母亲为供养我读书,没日没夜地做绣活,身体越熬越差,小子只想早些考上功名教母亲不必如此辛苦,可惜我资质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