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旗人,皆因朝中一直以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越发无所顾忌,而此时太子亲令严查,自然是一查一个准儿,甚至渐渐牵连到更多八旗中的显赫之人身上。

太子此举,京中百姓自然拥护,但八旗上下利益使然,自不愿太子深究,因而便有人传信给谒陵过后巡塞的康熙禀报近来京中发生的事,其间隐晦地表明太子如今行事越发强横,不顾及八旗乃国之根本。

康熙接到京中快报,面色黑沉,却并未当着蒙古王公们表现出多少异样,只是缩减了原本的行程计划,提前摆驾回京。

太子听闻皇阿玛提前回京的消息,目光冷冷地扫过某些大臣,见他们不与他对视,冷笑一声,平静道:皇阿玛抵京之日,尔等随本宫出城恭迎圣驾。

众大臣应诺。

十日后,太子率大臣们出城,康熙见到太子,神情略有些淡,然依旧当着众臣面对太子这段时间的代政表示认可和赞扬。

只是御驾回宫后,康熙打发了其余皇子和大臣们,冷声叫太子留下。

懋勤殿内再无旁人,太子双手提起下摆,跪于地,垂首不语。

康熙居高临下,冷漠地看着他,太子,你如今可还有将旁人放在眼里?

儿臣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的?!屡次擅作主张,朕不与你计较,你如今连八旗都敢动,根本没有将朕这个皇阿玛放在眼里。

皇阿玛。太子倏地抬起头,略显急切地解释道,实在是此次八旗兵丁行事太过,京中百姓皆有怨言,满汉之间本就矛盾不断,儿臣若不严惩,朝廷恐怕会失民心。

太子!康熙眼神越加严厉,杀鸡儆猴也罢了,朕是问你,为何擅作主张动八旗!

太子垂着头,垂于两侧的手渐渐攥紧。

康熙胸膛随着怒气起伏,手略过砚台和镇纸,抓起书案上的一本折子,扔向太子:说话!

太子下意识的闭眼,丝毫不防备地任由奏折打在额头上,而随着奏折滑落,手缓缓松开,俯身道:请皇阿玛责罚。

太子,你当真以为朕会对你毫无底线的纵容吗?

儿臣不敢。

冥顽不灵。康熙看着堂中跪着的太子,气得胸口疼。

这时,门外梁九功敲了敲门,禀报道:皇上,容女官求见。

不见!

康熙想也不想说道,随后见太子因为梁九功的禀报眼神担忧,气极而笑,在你心里,惹怒朕还不及她容歆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