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出发那日,天高云淡,风郎日清。
太子先前未能去兴安围场,心中还是有些许介意的,便主动提出愿与皇阿玛一同骑马。
八旗子弟自小皆长在马背上,而太子骑射历来也不逊色于同龄人,只是一直未有机会展示,遂康熙命人为太子选了一匹温和的马,同意他骑马。
容歆担心太子每日骑马这般长的时间会磨伤腿侧,便选了好些细软的棉布,每日为他缠上,确实是有些用的。
出城后,护卫便牵了马过来,父子二人纷纷上马,在护卫和士兵们的护佑中赶路。
太子有储君风范,在三蕃平定,当着文武百官宣读满文捷报时,满朝皆知;而如今他年纪极轻却如此有毅力韧性,教不少大臣都暗自点头,有些甚至直接当着康熙的面对太子称赞有加。
康熙对此是十分骄傲的,不止是皇帝对下一任储君的骄傲,更多是一个父亲对优秀儿子的骄傲。
出城后,护卫便牵了马过来,父子二人纷纷上马,在护卫和士兵们的护佑中赶路。
容歆也会骑马,有时太皇太后会找她说话,她不便一直待在太皇太后的凤辇上,便也骑了一匹马行在旁侧。
想不到你竟会骑马。
容歆谦虚道:奴才年轻时随仁孝皇后学过一二,可惜多年未骑,到底是生疏了。
太皇太后感叹:哀家自小便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也多年未骑了。
苏麻喇姑立即劝道:您如今这般年纪,便是遗憾,皇上和太子如何能放心您骑马?
哀家如今可不敢逞强。太皇太后笑着望向前头的孙子和曾孙,指着太子道,哀家现下教太子管着,饮食都清淡了,偏他身后又有皇上支持。
太子似有所感,回头与太皇太后对视,温润一笑,便是未成年,也颇有几分清隽之姿。
容歆禁不住欣慰地笑起来,随后便听凤辇中,太皇太后道:太子年少便有这般风采,日后到了成婚的年纪,不知要迷了多少贵女的眼。
苏麻喇姑笑着附和道:可不是吗?
容歆抬头看着太子挺直的背影,心道:情深便会意乱,后宫,还是莫要有太多情深才好,免得兰因絮果,凄迷收场
仪仗又行了几日,终于到了五台山范围,再翻过两座山便到了菩萨顶行宫。
不想,刚到第二座山半山腰上,忽然狂风大作,天色骤变,几息间,便是一阵急雨落下,打在人身上都有些疼得慌。
容歆勉强睁开眼,便见康熙跃下马向太皇太后凤辇而来,与护卫一同扶着凤辇,防止马车在山道上滑跌。
皇帝!太皇太后打开车窗,冲着康熙喊道:快回马上去,不必你来扶。
而太子也在众人未注意之时,紧随其后,站在另一侧紧紧抓着凤辇的车辕,咬紧牙关与众人一起使力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