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说起这个,普智和尚面有惭色:“檀越说得不错,玄门却弊端,但也不乏苦修之人。佛道两教,对生民教化,也不乏益处。檀越,我等愿为从前罪孽恕罪,此后定然恪守门规,为生民计!”

孟霏这次是真的听不懂了,“大师莫不如从头说起。”

普智和尚便和她说起了原委。

孟霏只知道卫逸在朝中提出了抑制玄门,她却不知道,卫逸这次大发雷霆之怒,非但要求拆毁祠庙道观,更口称佛门弟子出世不婚于家不孝父母,于国不义人口增长,强行要求佛门弟子还俗回家,更有道教弟子多有行骗为害之事,要求佛道两派重修教派典籍,控制弟子人数,更规定死了传教范围。

普智和尚显然很不赞同这事,道:“佛道两派传教千年,总有不妥,何至于毁我典籍,限我等至此?”

孟霏从小生活在唯物主义世界里,自小到大对宗教就没什么信仰,顶多小时候跟着长辈拜过菩萨,但更多的是信奉祖先,老实说,她没办法理解普智和尚这种为了宗教信仰担忧的心。她其实认为,卫逸做的挺对的。

“最近十几年,天下多有天灾,百姓贫苦,便有兵乱。天下动荡,百姓生活困顿。”孟霏讥讽地看着普智和尚,“但玄门这些年,却借此发展迅速。仅就西北来说,那般贫瘠土地,佛门弟子非但没有吃过什么苦,反而日子过得比一般人都要好,大师,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普智和尚脸上现出羞惭之色,低头念佛不止。

孟霏面有讥讽,但对着这样一位高僧,且还心有愧疚地,却也不好再责怪,只能长长叹息口气。

有人的地方,就有善恶。哪怕这些“方外之人”——既然是人,又哪能免俗。

普智说佛道两教能教化人心,这点确实不假。他们主张人有轮回,善恶皆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劝人向善,这都是好的。尤其是在这朝廷腐败,天灾人祸不断的时代里,百姓越是生活困苦,就越祈求精神上的慰藉,这点佛道两派做得很好。

不好的是,过快的发展让一些玄门弟子迷失了自己。佛道田土不用纳税,引来无数人出家,这让朝廷失去了人口,百姓为了逝去的亲人或者为了来世布施的钱财,让一些人起了贪念。

当初在西北,孟霏就见过最可笑的一个寺庙住持,居然口称卫逸这些为国出征的将士满身血债,当往寺庙念经祈福,洗去罪孽,方可下辈子轮回投胎,不至于落入畜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