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页

“诺,万岁。”太傅袁隗带头高呼万岁,其他官员见状,也纷纷高呼万岁。

黄尚含笑点头,道:“袁太傅。”

“臣在。”袁隗出列。

“如今董卓伏诛,还请袁太傅写一封书信,交给令侄袁绍,让他们各自散去,莫要再起刀兵。”黄尚说道。

袁隗道:“臣遵旨。”

“蔡中郎。”

一个年近六旬的儒官出列,面带悲色:“臣在。”

黄尚看着这个小老头,可道:“蔡中郎何故面有戚色?”

小老头道:“董卓虽恶,对臣却有知遇之恩,今董卓身死,臣不禁为之哀。”

“大胆!”太仆王允出列,指着小老头的鼻子就骂:“大胆蔡邕!董卓乃十恶不赦之徒,今既伏诛,自当普天同庆,你却哀其身死,莫不是董卓余孽不成!?”

蔡邕面色平静地看着他:“吾可心无愧。”

“你——”

“够了。”黄尚淡淡地道:“蔡中郎是海内大儒,知恩识义,董卓虽万死难赎其罪,但的确对蔡中郎有恩,为其哀叹也是尽其情分罢了。蔡中郎恩义之心,朕心甚喜,允其闭门为董卓哀叹三日,三日后再来上朝,朕自有交代。”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睁圆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黄尚。

蔡邕更是惊讶万分,做梦也想不到黄尚不但没怪罪他,反而给了他以全恩义的机会,这……这就是新的天子吗?

王允没想到自己一记马屁拍在了马腿上,为了补救,连忙说道:“蔡中郎还不叩谢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