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明日过午吧。”太早或者太晚都不好。

“你走之后,只有我一个人了。”萧娉婷叹了口气,“菊年,过两天婉茹姐姐便要出阁了,你不能多留几天吗?”

沈菊年笑道:“已经打扰够久了,既然先生已经对人家说好我这两日便过去,如何能再让人家久等?反正同在金陵,五小姐出阁那日,若有需要,我再过来便是。”

萧娉婷一笑,道:“那可说好了,婉茹姐十六号出阁,你十五号便得过来。”

萧婉茹向来待人亲厚,与沈菊年也算不错,出阁乃女子一生大事,她也不会故作矫情,拒了她的好意不来。

———————————————————————————————————————

东城民巷在金陵相对僻静的一方,住的都是普通百姓,屋子虽小,沈菊年却觉得亲切许多。

戴老年过半百,有儿有女,但儿女皆在外谋生,没有同他住一起,只有一个三四岁大小孙子让他们夫妇俩带着。院子里收拾了一间干净的房屋,朝阳通风,正是为沈菊年备下。

据戴老说,李群的母亲原是金陵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没落了,但戴老一家曾受他们大恩,是李夫人娘家的家生子。李夫人死后,他们也被放了出来,几年前李群来京,才与李群相认。说起往事,老人不胜唏嘘。沈菊年见他们夫妇为人诚恳,也敬重他,称呼一声“戴叔”。

沈菊年便在这里住下,两个老人家,还有一个白白胖胖的面团人儿,让她仿佛回到了旧时的安州。

戴老的小孙子小名粽子,总是吮着指头扒在门边偷看沈菊年,被沈菊年发现,便一脸红扑扑地往回跑,跑不到两三步,又停下了扭头“偷看”……

沈菊年含笑看着他,心想,若天宝在,过两年也会是这般模样吧。

“粽子,过来。”沈菊年在厨房做饭,见粽子又在探头探脑,不禁笑着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