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页

这次与顺天军交战,他带上前线的士兵不过五万人。但在方轻尘出现之后,他发出了全面调兵调粮的命令。在短时间内要调这么多粮草辎重,不可能不压榨欺凌百姓,不顾一切地把后方镇守局面的军队调上来,也必然给民间仍心存楚国的人作乱的机会。这些后果隐患,他不是不知道。然而,他没有办法。

他无法坐视柳恒被杀,更不敢再给方轻尘坐大的机会。如果不乘着方轻尘现在立足未稳,势力范围内民疲财穷而一鼓作气,穷追猛打,等到方轻尘让南方恢复元气,他们这支军队的末日也就到了。

这个局面,他看得透,方轻尘也没有可能看不透。他这边疯狂调兵,对岸的楚军也没有闲着。越来越多的军兵将领,越来越多的辎重粮草,汇入这对峙的洪流。

在秦军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大战做了最最充分的准备之后,这日清晨,淮江对岸,摇来了几艘小船。船尚在江心,大批秦军已是执弓佩刀,守在了江边。

穿过清晨的迷晨,船上的一切渐渐清晰可见。沿江军士无不目瞪口呆,震惊到说不出话来,忘了阻截,甚至一时也忘了该去通报主帅。呆愣半晌后,终于有人撒丫子往秦旭飞的中军大帐跑:

“殿下!殿下……”

军规最为整肃的秦军中军大帐,居然发生了传讯兵不等通传就直接向里闯的荒唐事。守帐卫士正要拔刀阻拦,那传讯兵已是嘶声大喊:“船!船!柳将军在船上……”

守帐的军士忽然间忘了自己的责任应该是凡擅闯者杀无赦,一起愣在当场。帅帐内砰的一声巨响,极似桌子翻倒的声音,然后他们只觉得一阵疾风掠过,差点连眼睛都睁不开。等到再定神时,只来得及看到那火红披红的一角,在前方一闪而去。

——————————————————————

“你真的觉得这样不会适得其反吗?”

没人能阻拦方轻尘,但是有胆子当面质疑他的,也只有赵忘尘这个不知尊师重道为何物的徒弟了。

方轻尘负手看远方被薄雾笼罩的江水,脸上是一种现在赵忘尘已经相当熟悉,可以毫不犹豫地判断为邪恶的微笑。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赵忘尘的脸上写满了“我不信你会如此好心”。

方轻尘觉得好笑。全军都对他的行为颇感疑虑,但是别人都是觉得他过于迂腐,只有赵忘尘认定了他是别有居心。可是这一次,他真的是没什么居心啊。

他就是将柳恒拱手送还了秦人。没偷偷给柳恒下毒药,没有试图去找柳恒在意的人来威胁他回去当内应,也没有迷了柳恒的魂,试图让他去刺杀秦旭飞……这一次,他真的是什么也没做。

他只不过是想通了。

情势上他比秦旭飞强。他足够强,所以,阳谋就是了,何必阴谋?秦旭飞是聪明人,是个懂得不要冲动的聪明人。秦旭飞还是个豪杰,是个君子。

够聪明,懂得圆滑,就可以不一条路走到黑。至于君子么……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经过淮江一战,想必他对他背后的秦国大哥,已经断绝了所有幻想。江对岸集结的秦军,貌似威武,实则是一支绝望的穷寇。就算他能打赢了他方轻尘,又怎么样?真到了那一步,相邻南楚的齐国,一定会对不费什么力气,不冒什么风险,就可以和秦国一道瓜分了楚国,非常感兴趣吧。秦旭飞身后那位大哥,只要随便再加一指,就可以和齐国合作,绝了他的生路。

然后,秦旭飞还是个君子。既然他是真的可以为柳恒去死,既然如果有人用柳恒来威胁秦军,他也是真的可以咬牙拒绝,那么,如果他方轻尘不威胁呢?如果他方轻尘根本什么条件都不提呢?

不能还了这份情,他想起要和他方轻尘作战,难免也就缺了几分底气。

方轻尘微笑。良心这种东西,真是有害无益啊。他当然不指望秦旭飞能投他以柳恒,报之以若鸿。但只要他有了这份欠愧之心,在他面前,就会自然而然地存了退让之意。他要的,就是这点退让之意。这点退让之意,他会利用个淋漓尽致。

在这个资讯不发达的时代,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无法就事论事,无法期望严密的合同,公平的法律,全面的资讯来给予保证和保护。很自然的,在这个时代,名声、威望这种在后人看来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大家愿意依赖,也就非常看重。因为确实缺乏更好更准确的来替代。

在这种大环境下,武人呢,有点热血的外加有点本事的,更是免不了浪漫英雄主义的情怀。和人过招之时,敌人马失前蹄,不能乘他落马要他的命,反而要挥挥手,喊一嗓子,你换马再战!两国边将斗智斗勇,这国的元帅生病了,那国的将军派了医生给他看病送药。那国的将军喜欢喝酒,这国的元帅也替他搜罗好酒送过去。不用小心有毒!因为对方必不做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