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页

淮江宽阔,水流不是很湍急。但是秋凉已至,江水冰冷。

大江两岸,两军阵营,浩浩然望不到尽头。

北岸沿江点起了无数火堆,摆上了数不清的酒坛子。

因为顺天军坚壁清野,这些引火之物都是以车马从遥远的柳州境外运来,坛子里装的也只有勉强算得上是酒的劣酒。酒,是要粮食来酿造的。

负责搭桥的军士,足逾万人。

大江北岸一片沉肃,没有人抱怨,没有退缩。士兵们用麻绳把彼此牢牢系紧,以防被江水冲走,然后扛着木头,竹杆,短桩涉水步入江中。

五座浮桥,迅速向江中延伸。当水势已经涨到胸口之后,最初入江的一批人,纷纷退回岸上,凑到篝火前,喝酒取暖。第二批军士驾着小船入水,在前方下重锚固定,纵向一字排开,所有的木材,木桩都迅速通过船身向前传去,沿着船把桥往前搭。然而,船不够多,不得不格外分散,船与船之间的距离,就要靠士兵的血肉之躯来弥合。

第三批军士冲向淮江,他们不但在身上系死了彼此相连的麻绳,也挂满了葫芦和扎紧了口充了气的牛皮袋,以便能浮在水上,接木搭桥。冷水里泡得久了,彻骨奇寒,江中心水流渐渐湍急,但因为入水的人太多,足以组成人墙,且人人都用麻绳牢牢系成一串,所以虽然有人溺水,却没有人被冲走。

浮桥稳步前伸。

对岸顺天军忍不住了。前排的弓箭手乱糟糟拼命张弓射箭,大江宽阔,弓箭难以及远,还没射到江心,就力尽纷纷下落,等后方的帅旗那边,乱哄哄一阵命令叫骂着被传过来不许射箭,那箭支已经有好几千打了水漂。

他们似乎是没想到秦军真会不惜代价地来进攻,所以行事仓促,没个协调。一阵轰乱之后,才乱纷纷地让出通道,巨大的弩车和投石机,这会儿才隆重登场。

秦旭飞策骑营前,冷眼观阵,一见顺天军的队形生乱,猜知其动作,立时微微挥了挥手。

前军密密麻麻的战旗纷纷向两侧移开,后方一排排的弩车和投石机,整整齐齐推上来,沿着江岸一字布开。由力大的奔牛拉开的强力弩车和由十名士兵才能操纵一台的巨大投石机,同时发动了进攻。

江中造桥的军士只觉得头上一暗,抬头上望,只见无数奇长的巨弩和巨大的石块,从空中疾掠而过,一时间几乎遮住了整个天空。

对面河岸传出一片惨叫,那边几万大军齐聚岸边,人挤人,人拥人,眼睁睁看着可怕的武器攻击而来,连逃都无处逃,登时死伤无数,队形大乱,互相践踏而伤亡的,甚至比死在秦军弩石下的还多。

要说远程武器,双方是天壤之别。秦旭飞久经战阵,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军中自有兵器司,又以军令强征占领地所有出色的工匠,以及懂得冶炼的人才,重金厚待。所以就是被秦国断绝了补给,他们也有能力制造出最先进的武器。秦旭飞重视后勤,所以此刻军中所用的远程利器,数量多,威力也大。

相比之下,顺天军是造反起家,他们当初每攻进一处军队驻地,就抢走所有的刀剑弓矢,至于那些军队里攻坚必需的重型武器,全被这些不懂也不会用的人砸毁。打仗么,就是拿着刀剑拼命嘛。骑马射箭,最多象评书里说的那样,挖几处陷马坑,抓对方大将用。至于攻城,扛着几棵大树拼命撞几下就是了……

等到有谋士来投,顺天军上上下下,懂得了打仗的那些麻烦,知道了各种武器的重要性,已经来不及了。现在江边的,不过是紧急修复制造出的少量重武器,哪里抵挡得过对方。

“不要怕!派上人去!保护弩车和投石机!跟他们拼!”

将令声嘶力竭地传过来,可是前方军队推推搡搡,谁也不肯再往前靠近,就任由那十几架可怜的攻击器械,孤零零在江边接收对方弩石的洗礼。军法队上前,几十人被长刀砍死,他们才不得不冒着秦军的巨石和强弩,冲上前去,试图用大大小小的盾牌从上下左右保护还没被砸坏的重型武器,同时控制弩车和投石车反击。

只可惜,他们的盾牌多是木盾和藤盾,抵挡刀枪尚可,面对强弩巨石,却如何能够?动辄有人带着血珠被串在劲弩上倒飞开来。对岸的弩车和投石机比他们的射程远,他们打不到,于是将方向对准江中浮桥。可是虽然让秦军有那么几十人的损伤,浮桥也坍塌了几处,可是对方毫不退缩,搭建的速度远超他们能够破坏的速度!

用了人命去填,南岸的弩车和投石机,仍然一架架被砸毁。

他们终于看出硬拼没有好处,大声呼喊着退后,等顺天军们踉踉跄跄,退出秦军的攻击范围,弩车投石车,总共也只有五六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