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先知光环,两世为人,经历过后世的知识轰炸。
在这方面,就算是诸葛亮,曹军也让他甘拜下风。
“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粮道关系到我北伐大军成败,是故排第一。”
“若你对阵魏军大都督曹真,有几分胜算?”
“若后方局势稳定,粮道无忧,末将有8成把握,剩下2成,则是天时地利,毕竟天有不测风云,地有难测异动,人有旦夕祸福,此事末将也难以把握。”
“若是司马懿呢?”
“五五开。”
“不过末将对上司马懿,却有一桩优势,那曹魏上下,畏丞相如虎,若是丞相在,必会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以坚守为主,等我军战线拉长后,受后勤补给和粮道所累,稍有不利,自会退兵。”
“若是末将出征,不管是曹真还是司马懿,定会拉出来和我军对攻,这却是丞相最希望看到的。”
曹军的一通分析,正好挠到了诸葛亮的痒处,也点出了北伐大军所面对的最大难处——粮道。
若有他坐镇汉中,疏通粮道,极力保障北伐大军的后勤补给,而前方魏军拉出来和蜀军对攻,无疑极大的增加了北伐的胜算。
只是他诸葛亮受名声所累,从不曾享受过这等便利。
诸葛亮问完后又是久久不语,稍后不发片言,直接挥手让曹军退去。
自己则在书房中苦思冥想。
若他继续挂帅北伐,对于最后的胜率,依然没有把握。
只能依赖于天时地利。
若是换个思路退居二线的话,这曹军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