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迎接他的却是一双双麻木的眼神,和沉默不言的萧瑟之气。

曹军心中一动,内心远没有展现出来的镇定。

求援信的确已经送了出去,但要到达诸葛亮手中,至少也是三日后,等派来援军,又要3-4日。

一去一回的耽误,便是七八日。

他们这5000军士(如今只剩下4000名),能等到援军到来吗?

按照今天的伤亡率看,是肯定等不到的。

为今之计,能指望的只有在十余里外小城池中驻守的高翔所部。

送信的士卒也被曹军派了出去,最快在明日上午便能收到消息。

而现在,面对魏军步步紧逼的攻势,也只有硬扛了。

好在还有第二处营寨可以依仗。

两边都很有默契的留出了一些时间。

魏军那边则在抓紧动员军士,若不是老将徐晃督阵,换了任何一名年轻的将军,也不敢冒如此大的风险,下令挑灯夜战。

蜀军这边,也在默默的撤退,巩固第二处营寨。

相比之第一处营寨,第二处营寨则简陋得多。

埋在地面的盾牌没了,壕沟也来不及挖,箭塔更是没有。

只有一层单薄的鹿角栏杆,多少能给后方驻守的蜀军士卒带来些许安全感。

退下去休整的蜀军士卒正在埋锅造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