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个人分散开不觉得有什么,一下子全部聚在一起就有些站不开了。此时,他们围成五个大小不一的圆圈,大圈套小圈,腿脚能站的皆身姿笔挺,不能站的就坐在了椅子上。
他们神情严肃的看向正中间的那个人,周身气势凛然,不见一丝颓败之意。
相比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站在正中间的人看起来很年轻,约莫三十来岁的样子,如果是在白天,就能看出他的脸色不大好,清瘦中透着病态的青白,仿佛随时能倒下去。
这人名叫赵沐,事实上他还不到二十五岁,只因去年在战场上肺腑受过很严重的创伤,即便被军医全力救治捡回一条命,肺腑却留下了很严重的暗伤,让他无法再提刀上战场,也不能做重活。
赵沐是名孤儿,连名字也是参军后军中的一名书吏给他取的。因他为人舒朗仗义,在退役将士中颇有威信,这一次,他被其他人推举为小队长,由他负责三百名将士的衣食起居等大大小小的事务。皎白的月色下,赵沐有些粗糙的大手在衣角上摩擦了片刻,开口说出了今晚要说的第一句话:“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穿这么暖和的棉衣,你们是不是这样?”
“是,俺是,这棉衣比俺娘做的还厚实好看,可以给俺娶媳妇穿了。”一个身材略壮,裤腿却空荡荡的中年男子乐呵呵的说着,静谧的月光照在他满是憨笑的脸上,显得各格外鲜活。
“哈哈 ”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
赵沐也笑了,冲着中年男子竖起了大拇指:“有志气!”
别看这三百人平均年纪很大,成过亲的人却一双手都数的过来,尽管肢体残缺,他们对美好日子的向往从未变过。
中年男子脸红红的摆了摆手,躲到人堆里不肯再出来。众人渐渐止住了笑,再度看向了赵沐,听他接下来的话。
赵沐没有让他们久等,很快就说出了这一次将众人聚集起来的目的:“这一次,托和嘉郡君的福,我们这些人才有了安身之所,我知道你们不大愿意接受这份好意,但是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当是我们欠了和嘉郡君的,等我们把身体养好,好好打理这一片果园,就能偿还和嘉郡君的恩情,你们心里不要有负担。”
正如莫颜所想的那样,这些将士虽然没有健全的躯体,但是去不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没有自理能力的废物看待。
此番他们心甘情愿的跟着齐楠千里迢迢的来到柳杨村,也是因为齐楠说有一份活计他们可以做,能够凭借自己的手脚养活自己,不然说什么他们也不会来,可是来到这里后才发现,他们仅在这一天得到的一切,似乎余生都偿还不清了。
或许在旁人眼里,他们连命都快没有了,这种坚持根本没有意义,但是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把自己的尊严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对他们自己而言,这不是无谓的坚持。
------题外话------
昨天晚上电脑出了问题,键盘失灵,文档打不开,就拖到现在,对不起啊亲们
☆、第344章
早在莫颜决定安置边关数万名无法再上战场,又没有多少劳动力的将士的时候,齐楠就把事情的情况大致跟赵沐说了一遍。
因此这几个月以来,赵沐就一直在留意每个将士的情况,等消息确定后,就把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年老的将士挑选出来,就算最终逃不过死亡,也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最后的温暖,不至于在寒风中凄惨的故去。
除去这近半的老人,剩下的一半人则保留着部分劳动力,重活不能做,除草、植树、浇灌、松土却没有问题。他们在边关靠种地生活,早就熟练的掌控了不健全的身体,真要说其中的差别,不过是干活比正常人慢一些罢了。
然而,这一半人不仅不是边关过的最苦最累的,反倒是过的还算好的。一下子送来这么多彻底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已经是占了便宜,再把剩下剩下的一半名额又分给其他没有劳动力的将士,不说赵沐做不出来,就是那些将士也会觉得耻辱。因此经过一番商议,另一半就变成了几万名退役的将士中最能干那群人。
只是来到这里后,他们才发现得到的一切似乎偿还不起了,虽然面上看不出什么,心里却有些不安,甚至生出了离开这里返回边关的念头。
赵沐很清楚同伴们在想什么,他没有直接劝说同伴们接受,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说服他们安心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