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页

一家人刚伤心欲绝的葬了亲人,又遭受到这样的猜忌,心里很不好受,便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

然而噩运并没有结束,在后来三个月的时间里,这一家的大儿子和大女儿也得了同样的病症,才拖了两三个月,就相继离世。

夫妻二人遭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身子已经很不好了。接着,顶梁柱也在一个月前,撇下妻子追随父母儿女而去,原本幸福的一家七口只剩下半疯半癫的女人。

就在这时,这家人有一个亲戚突然跑到衙门,状告女人,说是她害死了公公婆婆儿女丈夫,因为他们都是中毒而死的。

既然有人告状,还是重大的命案,官府不能不管。于是半疯半癫的女人就被押到了公堂,那亲戚所谓的证据也在公堂之上被公开。

虽然证据凿凿,但是女人半疯半癫,根本问不出什么,更不可能磕头认罪。若是女子孤身一人没有依靠,衙门直接定案也行,可是女子还有娘家人,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亲人背着杀夫杀子的罪名死去?

于是双方在公堂上据理以争,在私下也是吵闹不停,闹得整个京城都知道有这么一桩大命案。事情闹到人人皆知的地步,衙门也不能草草结案。于是在经过一番商讨后,决定开棺验尸,先看看那一家六口是不是中毒。

开棺后,几名经验丰富的仵作查验尸骨,发现六名死者骨头发黑,已经深入骨髓,确实中毒而死,还是中了慢性毒药。

既然是慢性毒药,自然是要日月积累才会毒发,那么唯一还活着的女子嫌疑最大。就在衙门要定案判罪时,女子却突然暴毙,死在了狱中,同样是中毒……

------题外话------

又断网了,不好意思啊亲们

☆、第120章 一场闹剧,要买铺子

女子暴毙狱中,让这桩原本就诡异的命案愈发的扑朔迷离。

一时间,民间谣言四起,有人说那一家是被厉鬼索命,有人说那一家的风水有问题,亦有人怀疑那一家藏有致命的脏东西……

总之,这桩命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有人提起。而原本住在那一片的其他居民,心里直有些发毛,受不了的要么举家搬走,要么请和尚道士作法,只为求个家宅安宁。

萧睿渊听说后,心里有了主意,派了大量的人手对京中普通百姓家进行暗访,一旦发现有类似于那一家七口中毒的症状,要立即核查原因并呈报上来。

没过多久,被派出去的人纷纷传回消息,发现了不少居民家里存在这样的病人,大致症状与那一家七口相似,只是要轻微些,倒是有好几家去世的亲人也是患了类似的病症才故去的。

萧睿渊心中有数,将这些信息全部整理在一起,又让他们查探这些人家米粮的来源,看他们是否在米铺长期购买霉粮。

照着这个方向查,最后调查出来的结果,果然跟霉粮有关。

只是,尽管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长期食用霉粮会使人中毒而死,但是现在仍然不是最合适的时机。

萧睿渊在等,他在等边关军营里的消息。一旦军营里的将士同样出现这种病症,他会在消息传到御案之前,把事关霉粮一事全部公开,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今上和文武百官的重视,彻底清除霉粮这颗毒瘤。

没过多久,边关一将士就出现了腹泻不止的情况,紧接着,又有好几个人出现类似的情况。在有心人的运作下,事态的发展迅猛了许多,比莫颜梦境中出现这一情形的时间提前了半个月。

萧睿渊得到消息后,立即将这一段时间搜集到的证据,通过暗线,透露给恒王的那几个死对头知晓。

接下来的事,根本不需萧睿渊亲自出手,恒王就成了被诸位王爷皇子攻击的对象。在那些王爷皇子的鼓动下,所属他们的派系对恒王一派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只是不知惠安帝出于何种考虑,对弹劾恒王私卖霉粮,毒害无辜百姓的奏折皆留中不发。这种姿态在其他人看来,无异于是对恒王的另类维护,导致其他的王爷皇子愈发的不满,私下里动作频频,大有不把恒王拉下马就决不罢休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