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李燕见爷爷还要说,连忙打断了,她是真觉得这道菜漂亮,看着都想流口水。

新出的丸子格外受欢迎,尤其是三个小家伙十分爱吃,就是口味比较重的李忠也吃下不少,原本胃口不太好的莫清泽也吃得胃口大开,最后愣是吃下了两碗饭。

饭后,众人的心情都很不错,莫颜看着脸色缓和不少父亲,觉得有必要将下午的事情解释一下,她不想因为这些,父女俩产生隔阂,更何况她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要说。

莫清泽也有这个意思,于是父女俩各自回屋加了件衣裳,便一道去了院子里。

对着月光,莫颜看着眼前这个越来越像前世爹地的父亲,眼眶不由一热,连声音也有些颤抖:“爹,我知道二爷爷是长辈,我不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那些话,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这些事没有当着众人的面说穿,就凭二奶奶的那些话,我们以后要怎么在柳杨村立足?”

说到这里,莫颜又想起了恶心的莫洪氏曾做过的那些恶心事,语气变得更加不好:“当初爹在镇上教书,每月能挣一两银子,咱们家没田没地,什么都靠买,这一两银子也刚好够咱们一家过活,可是二奶奶是怎么做的?”

------题外话------

阴米瘦肉鸡蛋汤饼是我最喜欢吃的早餐,营养好,味道好,做法也很简单,比较适合当早餐,家里有上学的孩子可以做着吃哦,以前都是老妈做的吃,满满都是回忆啊!

珍珠豆腐丸子是我家乡的一道蒸菜,很容易做,口感味道真心不错,亲们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 ̄  ̄)

☆、第四十一章 开荒种菜

二婶是怎么做的?

莫清泽沉默不语,回想着爹娘去世后在二叔家发生的一些事情,记忆由远到近,由模糊到清晰,发现以前被他忽略的一些细节,竟是一毫不差的浮现在脑海里!

那时他刚考中秀才,在二婶的催促下娶了邻村的姑娘杜氏成亲。第二年他想参加乡试,二婶却说爹娘留下的银子已经花光了,没有给他去府城的盘缠。

他虽然没有仔细计算过,可也知道爹娘留下的四十多两银子不可能都被花光,更何况每年还有五亩水田的出产,不说多的,至少二两银子是有的,可他不愿意深想,宁愿相信银子真的被他花光了。

于是他就在镇上坐馆教书,每个月有一两银子。等三年后好不容易攒够了盘缠,二婶哭哭啼啼的找到学堂:“泽伢,你二叔病的快不行了,大夫说了要买人参做药引,家里的银钱不够,快把你的银子拿出来。”

当时他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会儿,二婶就在学堂里当着学生的面,骂他是白眼儿狼,连亲叔叔的死活也不管。

他无法,只好将所有的盘缠拿出来,给二婶去买人参。

后来二叔病好后,找到学堂一脸愧疚的跟他说:“泽伢,是二叔没用,拖累了你啊,你放心,三年后,二叔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你去府城。”

他感动了,相信了二叔的话,学馆里其他的先生也赞他有福气,有个好叔叔,他也觉得二叔对他是真好。

他安慰自己年轻,可以再攒三年去府城。三年一晃而过,他也攒够了银钱准备去府城时,二婶又来了:“泽伢,你三堂弟给别人打了伤的太重,家里的银钱都花光了,你快把你的银子拿出来救你堂弟的命啊!”

一切跟三年前如出一辙!等三堂弟伤好后,二叔带着三堂弟找到学堂,一脸的感激和愧疚:“泽伢,永寿的命是你救的,等到了冬天,叔就和他们几个兄弟上山砍柴买,一定要给你凑够盘缠。”

那么多先生学生看着,他只能含笑着让他们别放在心上。

即便三番两次被这样那样的事耽搁科考,他依然没有放弃,那时他天真的以为再等三年,他才二十六,参加乡试也不晚,可他万万没想到,才过一年,妻子杜氏竟然趁他不在家,卷走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撇下三个孩子跟人私奔了!

看着嗷嗷待哺的儿子,幼稚无辜的女儿,冷嘲热讽的二婶和看笑话的乡亲,他彻底斩断了科考的念头,既当爹又当娘的照顾着三个孩子。

他想要回自己的五亩水田自己种,二婶却坚决不同意,竟主动要求照顾三个孩子,让他继续回镇上坐馆。他考虑许久,最终还是去了学堂,每月月银一到手,二婶就会过来要走九百文,他想着有这些银钱,孩子们能过的好些,每次都给的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