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理由么……课题研究已经过半, 最难的凛冬已经熬过去, 接下来就到了薅羊毛的丰收季节, 再加入一些人进来,对她不公平,对包萌与杜岳更不公平。
连着七八个博士在谢书尧这儿碰了壁之后,谢书尧本以为日子就这样消停了, 没想到依旧有博士过来打听, 还有好些硕士也过来碰运气, 研究室根本待不下去了, 谢书尧只能将实验部分都交给包萌和杜岳,她的‘战场’转向了久违的课堂,不在医学系,而在数学系和计算机系。
数学系和计算机系以男生居多,谢书尧顶着那么一张脸去蹭课,轻而易举地就吸引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好在她脸上的表情比较冷,对不熟悉的人总是一副生人勿进的表情,再加上数学系与计算机系的男生都挺‘工科’,哪怕对谢书尧比较感兴趣,也只是私下里在群里聊,表面上哪怕是与谢书尧对个眼神都会脸红,这才没给谢书尧造成太大的困扰。
至于医学部的老师,要不是谢书尧时不时会来上一节课,他们都以为谢书尧退学了。
不过令这些老师惊讶的是,谢书尧哪怕是随缘上课,他们在课堂上随机提问的时候,谢书尧都能答上来,甚至谢书尧答出来的东西比那些每节课都坐在第一排认认真真记笔记的学霸要好很多。
其中一位老师还感慨说,“这大概就是学神与学霸的区别!”
学神与学霸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努力程度上,还体现在综合见解以及思维的深度、见识的广度上,不是几堂课就能补起来的。
谢书尧那堪比灌水的发表论文速度,让一众人都瞠目结舌,老教授们私下里都对孙主任各种羡慕嫉妒恨,谁让他们没有孙主任的眼光好,没能早早就把谢书尧这个‘摇论文树’给挖坑占住呢?
老教授们戏称谢书尧**文都不算是灌水,而是泄洪。
有些博士听了,深以为然,私下里就乱传谢书尧写论文是‘泄洪’,这话传到孙主任耳朵里,孙主任就给医学部各大院系的老同志们开了个思想政治会议,劝所有老同志都摆正自己的心态,他还表示,如果这些老同志的学生也能在一区期刊上‘泄洪’,那医学部是十分支持的。
都发表到一区期刊了,虽然不是顶刊,但那也不是二区、三区、四区的期刊能比的,这些发表一篇二区论文都恨不得放烟花炮仗来庆祝的人,有什么脸说人家发表一区论文是灌水?
孙主任怕这些谣言败坏了谢书尧刚刚起步的学术声誉,故而他的话说的略微有些重,“你们都说谢书尧是泄洪,你们也跟着泄一个?加上那篇温和促进胃蠕动的文章,谢书尧自个儿发表的一区学术论文就有七篇,跟着她给她打下手做实验的那两个学生也各自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区文章,你们也试着这样高产一下?”
‘高产’这个词简直是太形象了,简直就是为谢书尧量身定做的。
于是,那些人酸谢书尧**文速度快的时候,都不再说谢书尧是‘泄洪’了,改用‘高产’,有些人还给这个‘高产’加了个定语——高产似母猪。
谢书尧每天都去生物医学国重中,她的耳力又好,这种话怎么可能传不到她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