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7页

有多的话,她二舅妈不是小气的人。不用她开口,早已或多或少的会分一部分寄给年迈的公公婆婆。

既然她之前在外婆那里没听说,那就说明根本原因就在于赠送人李家,或许有什么不适合外传的因素在内。

毕竟有很多人在海外的华人,他们其实都不怎么希望引人注意。至于为何决定当见面礼送给关家?

想来二舅应该是信任记忆里的关爷爷此人可靠,想借此机会从中帮李家拉个线的吧。可真是如她所想?

心念之间,秦双双也不知到底是不是,立即先抛开混乱的思绪,继续笑道:“可惜了,全送了就没了。”

秦老二不置可否摇头一笑,“可惜什么,等人家种多了就不怕没有。主要是这种子带出来不多。

最初是他们家有儿子在这边留学,家里父母担心儿子在这边不习惯,就给带了十来斤碧粳米熬粥。

等后来他们全家出来时已经兵荒马乱,那时根本找不到什么碧粳米。就如今培育出来的种子,那还是几几年来着?”

金莎回道:“快有二十几年了。我记得就是那一年我们刚结婚,就是那一年,李叔和我爸一起回国了一趟。

就是那年回去,李叔在一个小村子里找来的种子。当时他就带回来的就全是五花八门的种子,光运费就花了不少钱。

我记得李叔回来那会儿,李婶还和他吵了一架,说他不带些东西回来赚个来回路费,还仅带些没用的东西。”

秦老二失笑摇头。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要谁有理?事实证明,还是公有理。

要不是就因老爷子怀念故里,有了带种子一举,就算带回东西赚了一笔又如何,绝对没有如今曾盛的李家。

就因为老爷子带回了好几包五花八门的种子,这倔老头就跟他夫人杠上了,又是买农场又是买牧场的,这才真发了家。

“所以说也算阴差阳错了。”

是啊,谁都没想到。如今附近那些华人开的超市和地摊上摆的就有不少是他家农场出来的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