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0页

哑婆婆其实不是哑巴,而是她刚一到王家庄生怕露出南方口音,后来习惯了,就很少有人听到她开口说话。

就如她那位偏心眼儿的爷爷关绍宽的大名儿一样。时间久了,渐渐的,周围的人都开始忘了他的大名儿。

之前按照辈分,不知是从哪里论起的辈分,关平安一直称呼哑婆婆为太奶奶。这次她再喊,人家不应了。

也是。

人家现在瞧着也就是六十不到,全无了在王家庄时的颓废不振。那会儿,她每次见着了还觉得老人家怪可怜的。

当然,人家夫家不姓王,她更不姓王。到了这时,关平安才确认人家一家子原来真姓关,和她义爷爷一样,姓她祖父的关。

“当年我和我男人兄弟俩人都是弃儿,就住在城外一处破庙里。有一年快到年关了,当时少爷走亲戚抄近路,正好路过破庙就收留了包括我们在内的六个孩子,带我们回府给了我们一个家。”

“过了十岁,我就被少爷调到老夫人身边。老夫人为人很和善,很通情达理,等我到了十六,我和我那口子就成了亲。”

“成亲后,老夫人见少爷要到了成亲年龄,她就调我两口子去了少爷院子。再过了几年,少爷就问我们两口子愿不愿去北方。”

“能为少爷尽力,我们巴不得。于是孩子小叔就帮我们带孩子,我们两口子在勇哥派人护送下去了东北。”

再然后?

不用说,关平安已经知情。想来连她娘都听说了,现在对方带着家小再解释一遍是给她兄妹俩人听的。

不对,还有一位齐景年。

她爹好像有意在哑婆婆一家人前面提高小北在家的地位,就连讲起这些陈年旧事都没让小北避开。

关平安想到她俩爷爷搬走后重新布置的梅园正房,好像又觉得没什么好奇怪的。一面两暗的正房,他们哥俩一人一间。

东厢房改成他们哥俩书房,西厢房改成他们哥俩会客厅,她爹已经把那一进院子分给他们哥俩共享,有什么好奇怪的。

对了,该如何称呼哑婆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