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页

“我是真不知道浸了水。道上谁不知我老白不玩虚的。这样,我再让人拉一袋书,都是古籍,算是补你。”

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连瓷器都没磕到一个小口子,还能连字画浸了水?明知对方说的可能是借口,又能如何?

关平安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两条船来来往往的拉了好几个小时,她还不至于死到临头不认账了。

当然,想其中一部分用小黄鱼交易,肯定是没了。趁着小老头理亏,关平安果断直接用现金结清最后一笔账。

“算了。小老乡,其实我真没出高价。前些日子还有人上门连货都还没看一眼就直接给我报了五万块。

正如你说的,老祖宗的东西,我不想让它们落在洋人手上。唉……好了,好好保存,都是好东西。”

信你的邪!还五万?刚开价咋不说,还一出口就三万块包圆?暗暗吐槽的关平安连连点头,拱手致谢。

然后?

该干嘛去干嘛,钱都给了,你不带人走,我咋收回小葫芦内,我咋好趁天亮之前清理好小尾巴?

冲着砍价必须对半砍的关平安是只付出了一万八。当然,她给全部折算成港城的咸隆钞支付了。

但要是谁吃亏,还真不好说。可有一点,关平安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小老头所谓的有人出价五万块。

真当她虎呀~

要不是担心时间太晚,就这个价,她还能接着砍。咋滴也得砍到一万五,然后再按照汇率一结算?

王爷爷就说过他还没下放到马六屯之前的两年一百元的咸隆钞到银行去领,能领到四十二块七毛钱。

就当这两年汇率出现大变化,刚刚她可是和小老头以一百比三十五的汇率计算,三千块就是……

要是被她娘知道,肯定又得骂她败家子。可这钱在她手上真没用,用换来古玩好像也不吃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