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页

砖瓦房倒是砖瓦房,据说那突突突响的拖拉机就拉了两天的啥材料,不过里面的桌椅就很简陋了。

桌子就是两横排的木板子,用土砖垫起来的木板子;而凳子则要自带,还好不是直接坐在地上。

学费也比公社小学的要便宜多了。只要每位学生上交一学期的一块两毛钱后就可以顺利入学。

就这一块两毛钱还允许分期付钱,更是可以自带书本的减去书本费,也就是一学期只要八毛钱就能上学了。

虽说如今外面孔老二都倒了霉,但再没见识的农村人也知道让自家孩子上两年学不做睁眼瞎比较好。

就比如她马六屯的父老乡亲们。可是个个都说嘞嘞裤腰带,也要让自家的男娃子女娃子上上两年学。

不意外的,开学当天,不管是小孩儿,还是大人们都差点挤爆了这个院子,哪还有当初鬼屋的模样哟。

关小竹也上学了,她弟关向东也上学了,甚至是马六屯只要满了八岁的小孩们也全都上学了。

这还是还有一个生产队的乡亲们还没带孩子到齐,这鬼屋就已经是人山人海,比放电影还热闹。

那大人拉响的大嗓门,孩子的喊声,再加上王家庄那位拿着大喇叭也不知道在喊些啥的支书,吵得嘞~

“爹爹~”

见闺女瘪着小嘴,无良的老子乐得哈哈大笑。刚想要打趣几句,顺便再安慰几句,又有人喊他了。

“妹妹,我们先进去瞅瞅。”

瞅吧,瞅吧。

就怕你瞅了第一个后悔。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一间屋一个年级,倒是分配的很合理。幸亏天也冷,人多了还能先挤挤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