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知之明的人都不敢肖想于泽, 但她们敢想周胜啊!
想想周胜当年,不也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水解厂小员工?赚得工资也不多,属于丢进人群中咋不出丁点儿水花的那一种,要说周胜哪儿好, 那就是家境不错,家里盖的房子算是十里八乡顶好的。
很多大姑娘小媳妇原先对周胜有意思,可是想到周胜赚的工资不高, 也就熄了心思,找了一个在饼干厂工作的,她们哪能想到周胜命里遇到了贵人,辞了水解厂的工作南下投靠表哥表嫂去了,再回家时,就变成了高不可攀的狗大户。
看看周胜穿的那衣裳,看看周胜头上抹的那苍蝇站了都要打滑的发油,再看看周胜开的小汽车,最后再看看林知书穿的衣裳,因为奔丧的缘故,大家穿的都很素,可素与素也是有区别的,人家穿着素淡,但丝毫不显穷酸,别人穿的素淡看着就和要讨饭似得,活脱脱一个爱干净的叫花子。
眼看潜力股就在眼前,却与自己失之交臂,邻里八乡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呕了好几天的气,天天见人就怼,严重影响到了家庭和谐。
那些同周胜原先关系不错的后生顶不住家里的压力,厚着脸皮来同周胜取经了。
周胜和林知书早就有吞下东三省市场的打算,只是前阵子一直都忙川渝地区,还通过川渝地区与平沙市联结后的渗透能力,将整个西南地区的商业搞了一番,忙得实在顾不到东三省。
商业版图是需要一点一点渗透的,东南地区早就发展起来了,周胜和林知书老早就选中了西南地区,如今已经带动了整个西南版图的发展,下一步就是朝着华北地区迈进,之后才是东三省和西北地区……并非有地域歧视,纯粹就是商人逐利,都先选好赚钱的地方赚。
可既然之前的好哥们都找上门来了,还有一些原先关系不错的远亲,周胜和林知书就找于泽商量了一番,决定暂时跨过华北市场,先将东三省地区的经济搞起来,毕竟东三省毗邻半岛地区,还同琉球遥遥相望,北临国界线,脚下还踏着肥沃的黑土地,商业潜力不小,若是搞起来,他们手里的钱能翻好几番。
得了于泽的赞同后,周胜便同他那些好哥们说了,“等丧事办完后,你们再过来,咱们好好吃一顿饭,我给你们指条路,只要你们好好干,跟着我说的做,就算是头猪,都能变成一头赚钱的猪。”
周胜原本是想用谢迎春的那句‘就算你是头猪,站在成仙的台子上,也能飞升成为天蓬元帅’来着,可是想到这话他当初就没听懂,他这些伙计多半也听不懂,就说的简单了一些。
他那些伙计虽然听着这话觉得有点不顺耳,可就凭‘赚钱’那俩字,也能把不顺耳给改成顺耳。
等于老太太的丧事办完,周胜就召集起这些原先的伙计们吃了个饭,在饭桌上,给这些人讲了讲自己的商业版图,好好吹了一番牛逼,然后在林知书的眼刀子下,默默收回了已经得意洋洋翘起来的尾巴,同这些人说,“你们要是愿意做,那就听我说,回家去凑凑钱,我费点力气,打通关卡,把货铺到东北来,你们从我这儿拿货,把店都开起来。咱这边的人口袋里都有钱,但实在是沾不到东南沿海的光,人家外头用的都是石英钟,石英钟都快过时了,好多地方都开始用电子表了,咱这边用的还是铛铛响的挂钟,外头的彩色电视都已经卖了好几年了,我表哥家的彩色电视已经换了一台更大更新更好用的,咱这儿哪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还能成为全村羡慕的对象,实在是太闭塞了,兜里有钱也花不出去。吃的比不上东南沿海,人家东南沿海那边穿的都是时髦的衣裳,一件薄薄的羽绒服套在身上,一冬天都不冷,咱这边穿的还是又厚又重的大棉花袄子,棉花袄子里头可能还得套个坎肩儿,坎肩儿里头还得套一件针织毛衣……你们知道外面的针织毛衣多么好看么?你们知道那纯羊毛的毛线多么便宜么?两毛钱进回来,咱们这边的百货大楼就敢卖三块五块,我进货回来给你们,告诉你们每件定价该多少,你们齐心点,别内讧,也别太坑老乡,把这生意做起来,自个儿腰包半年就鼓起来了,还能让老乡们花便宜钱就用到好货,多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