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师傅,你们家的大闸蟹多少钱一斤啊?”
“批发出去二十多一斤。我这里的螃蟹,一般人家卖出去要六七十一斤。其实好吃的还是湖蟹,不过现在湖蟹供港都不够。我这里的很多人冒充了湖蟹来卖。也算是市场上品质比较好的螃蟹了”
“二十多?”听他这么一说,那位小范对着董经理说,“咱们那些工人不是食堂里的饭票吃不完吗?之前让食堂里进了生牛肉买回家去。我们试试看,可以在食堂里卖大闸蟹啊!我们食堂里卖三十一斤,给大家做个福利?”
“过来拿不方便啊!”
“很方便的,咱们公司流程多,找合作厂弄辆卡车过来就行了。”
“别想得太好,黄师傅的螃蟹这么好吃,恐怕都不愁卖吧?”
“生意好了几年了,一般会很快卖完。”黄根兴说道。
“黄师傅,我觉得,你本事这么大,为什么不出岛养湖蟹呢?人家养螃蟹最怕的遇到假苗,你都是自己育种的,如果养湖蟹的话,有优势啊!”董经理在那里说。听到这里黄聆就知道,这是聂修谨跟人串通了,要把她爸骗出去呢
“人生地不熟的,不好弄的。”
“叔叔,这事可以办,您要是出去了,其实是方便了那些水产批发的老板,他们原本上上岛来拿,现在省了摆渡这一道,肯定方便。您的老客户不会丢。品质上去了,新客户还会源源不断。毕竟按照这个形势会越来越好。”聂修谨在边上说。
董经理喝着酒:“黄师傅,石湫湖去看过吗?那里的水面怎么样?”
“我就去过几个客户那里,我看下来咱们附近的水面都还可以,只要周边化工厂就行。”
“那石湫湖肯定合适,那里大力发展旅游,工业这块基本上离开那里有十公里左右。如果放到那里去养,您怕人生地不熟。不需要担心,我们有个合作商在那里算是大企业,我跟他们老板关系特别好,他们老板的政府关系又很好,可以通过他来认识农业的副县长。有了政府的帮助,人生地不熟这个事情不就解决了?”
聂修谨在边上撺掇:“我这里拿一些钱出来,投资进去。把这个事情做大,成立公司,不要小打小闹,反而不会那么累。”
“我这点水面都管不过来,如果大了就更管不过来了。”
“爸爸,真做大了,事情就交给下面的人去管了。而不是您自己去管了。”黄聆在那里解释,“很多需要自己劳作的事情都不是自己的了。最大的好处就是您出了岛,以后小鸣也考了出去,咱们姐弟俩不用每次回来都很麻烦啊!”
朱红英看向黄根兴,她怕折腾,可是女儿说的以后可以不用那么麻烦的来回,绝对有吸引力。而黄根兴也是个头脑灵活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在养蟹上折腾出现在的一片天地,能够在给儿女在江城买房。
“黄师傅,您别怕人生地不熟,我还是那句话,您今年可得给咱们工厂留点螃蟹出来,让我放食堂是卖,要是卖得好,您明年出岛,就算产出大一点,也不愁没人吃啊!去了石湫湖,咱们都是熟人啊!”
黄根兴明显被说动了,聂修谨说:“大家吃菜,吃过饭,咱们回江城了。让叔叔和阿姨商量商量,毕竟小鸣要高考了,这才是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