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从今日起,你便是宫学院监,月奉二十两,如何?”

二、二十两?后宫贵妃也就这月奉了吧?

谢瑜差点惊讶出声,但在小皇帝面前,他不能表现得像个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似得,所以他淡定得很,问:“王丞相月奉多少?”

“他不领宫学月奉,只拿朝廷俸禄。”

谢瑜怎么会不知道王文启的俸禄,当朝一品大员,俸禄清晰明白。

一千两百亩职田,每月八两奉钱,七百石禄米,可配备仆役九十六人,光这些人朝廷每月给的钱就有二十两,若是开府仪同三司,额度更高……

这些东西加起来,当然不能比,但是单单每个月月奉,二十两,却是比朝堂大员更高,即便是折算职田禄米,他这月奉也能相当于二三品的大员了。

上比不了有开府权利的摄政王,但总能跟只是三品衔的门下侍中冯彧相提并论了。

他问只想看看自己在小皇帝心里,跟同样在宫学的王丞相孰轻孰重,但结果,只有自己是小皇帝自己开钱养的,换句话说,以后,他就是小皇帝的人了。

什么摄政王,什么门下侍中,你们领的不过是户部的银子,谁稀罕!

“良田美宅这些,朕暂时还没有,还是得等收回户部以后再说,阿瑜不介意吧?”

实在是这位状元郎的脸色连她都看不出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但拿这二十两月奉跟王文启比,那就真有点自取其辱了。

少年人的自尊心她还是要顾及一下的。

当即两人就回了立政殿,元霄亲自写了诏书,直接发门下省审议。

一刻钟后,这份诏书就放在了冯彧案头。

一般诏令都是中书省由中书令王文启监督起草,给门下省审议,再由皇帝或摄政王批准交给尚书省对应部门去执行。

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又是由王文启跟摄政王师荼一起商讨出来的结果,这次小皇帝自己下诏书要给谢瑜封官,并未经中书省,若是其他官职,他倒是可以压一压的,偏偏是个翰林院学士这种既无实权,甚至连俸禄都没有的闲职,自己不通过,连理由都找不到,自己若通过,那谢瑜岂不是名正言顺地能留在小皇帝身边,每天在立政殿踩蚂蚁玩都没人能说句闲话去。

冯彧郁结了半晌,突然醒悟,自己纠结什么,这不是最后还要摄政王批复么?他不想在小皇帝身边放人,难道师荼就想?

于是他准了,这份诏令便自然而然传去了昭阳殿。

师荼看完,半天没落下去笔,那个“可”字,是他无论如何都下不去手的。

起身,问桓煊,“皇上和谢瑜现在在何处?”

很快桓煊问到消息回来答复:“刚去清净园。”

元霄带着谢瑜在宫学熟悉环境,刚绕完一圈,正在看丙班和丁班的人比赛蹴鞠,谢瑜刚去茅房,元霄就见得师荼带着桓煊过来,身后跟着两名玄风军将士,此二人,一人手里抱着一口两尺见方的箱子。

元霄扬起手要打招呼,师荼却忽然转了身,也不知道到底是没看见她,还是故意要避开她的。

师荼对身后的人吩咐了什么,两名将士便将那两口箱子放到地上,并招呼人去领东西。

元霄想了一下,端了端皇帝的架子,信步上前,“摄政王是来送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