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解说,不需指引,他轻车熟路地躺进唤醒仓,将深潜时段定在高一上学期的前四个月。
教学楼出现在眼前,视角不断拉近,直到进入了一间教室。
柯言的面前摆着一本题库,他看到自己正拿着一支笔在草纸上奋笔疾书,课间时间,旁边有几个女生在闲聊:
“哎哎哎,我跟你们说件事儿!”
“什么事?”
“开学那天我看到蓝烨了!”
“是我想的那个蓝烨吗?”
“就是他,格雅的董事长!应该是送儿子来报道的,他儿子应该跟我们同龄。”
“蓝……那不就是蓝庭了吗??”
“肯定是!别说是我说的啊!”
……
几个女生围绕蓝庭讨论了几句,转去说其他的八卦,而离他们不远的柯言像聋了一样,专心致志地做题,题库翻了一页有一页。
柯言:“……”
原来蓝庭的身份这么早就公开了吗?
蓝庭在他的记忆中出现的时间非常零碎,通常在他无意间回头时出现在视野当中,开学一个多月都与他毫无交集,直到第一次月考之后。
柯言当时要转学到心仪的高中,拿到了“深度唤醒计划”发起人的推荐信还不够,最好还要拿到本校校长和老师的推荐信。
这就意味着他在应付转学考试的同时还要跟上当前的进度,这样才能在老师和校长那里留下良好印象。他忙得脚打后脑勺,恨不得边吃饭边做题,第一次月考之后,稳稳地拿下了年级第一。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开小差复习,柯言向老师申请把自己的座位调到后排,新位置就在蓝庭的斜前方,交集也就从此开始了。
蓝庭坐在倒数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这时他的身份已经不是秘密,每到下课时座位边都要聚集一大堆本班和隔壁班的同学。
少年蓝庭有些孤傲,不太说话,身边的人拼命挑起话题,从学校设施到师资力量评价了一通,偶尔不经意间提上几句“我爸一直很想和你们家合作”、“家母最近正在跟进一个项目”、“你爸爸觉得未来在脑科学发展这一块有没有潜力”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