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的女老师则在手工教室的角落驻足,她饶有兴趣地停留在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孩子身边。

“让我看看这件作品。”

她小心地拿起他操作台上的玻璃环来看,它并不像其他孩子的作品一样是某个具体的物象,而是非常抽象的、几何化的有缺口的圆形,而且它是有颜色的,一端呈现出沉淀的浅蓝色。

她惊奇地发现,随着她的手的触摸,那蓝色迅速向另一端蔓延了:“天哪,这是什么?”

“温度计。”那个男孩子坐在座位上淡淡地答。孩子们都聚拢过来,好奇地看着,

“你在里面灌了什么?”老师问。

“酒精。”他垂下眼睛。在心里补充,和05的蓝黑色墨水。

“我知道。”有人说,“其实就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嘛。”

“可是外面到处都是温度计,为什么不直接买一个呢?”

孩子们是无法理解的。

老师五味杂陈地想。温度计是精密仪器,而精密仪器是科学的象征,并非一节手工课可以承担。

这个玻璃圆环锻造得光滑且完美,厚度均匀,刻度的间距和位置都经过复杂的计算,他借助了计算机和锻造仪器,且一定操作得很熟练。

这个叫y的混血男孩在班级里沉默寡言,总是独来独往,走路有一点轻微的不自然,据说是因为小时候出过严重的车祸。但他的科学类科目成绩非常优异,已经被联合政府国立中学录取。

这样的孩子,同别人一定是有点不同的。

老师将温度计小心地交还给他:“y,让我们为你优秀的作品设计一个漂亮的包装盒吧。”

“加一个蝴蝶结可以吗?”他忽然抬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