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至于其他人,赵昭又觉得每个人都不至于, 又觉得每个人都很可疑。

赵昭脑海中闪过朝中的太傅荀桓、枢密使张骥、工部尚书章回等人的面孔, 决定微服私访, 与他们面对面谈次心。

赵昭的心还隐隐作痛着,但是连番的打击让赵昭的内心已经变得无比坚强,她站起身, 袍袖一甩, 目光坚定地说道:“来人,寡人要出宫。”

赵昭先准备去荀太傅府上, 不过还没到太傅府的时候, 赵昭就接到暗卫传来的消息。

“启禀陛下,荀太傅、枢密使张骥工部、尚书章回三人在闻鹤楼包厢内一同聚餐。陛下, 可否要派人去通知他们,让他们来觐见陛下?”

赵昭眼眸一亮, 正好可以看看他们有没有在寡人背后搞鬼,她说道:“不必,去给寡人安排一间包厢,就安排在荀太傅他们包厢的隔壁。对了,顺便把锦衣卫的那套窃听工具拿来,寡人要知道他们三人到底在讲些什么?”

闻鹤楼的包厢内,朝中的三位重臣正一起说着陛下前些日子下的圣旨。

枢密使张骥是朝中公认的老好人, 脾气柔和,他说道:“封禁博戏馆到底是件好事,陛下何必如此急躁?不少沉迷于博戏的人都怨声载道。不瞒太傅说,我家也有两个不成器的子孙时常去博戏馆,我已经约束他们不可妄言,但我瞧着他们并不服气。唉,老夫家中尚且如此,民间怕也有物议沸腾啊。”

赵昭在隔壁听得连连点头,民间物议沸腾,正该御史台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来弹劾寡人,这昏君值不就妥妥的了吗?

“非也、非也,老夫以为陛下此举正合适。”荀太傅坐在一旁,摇头道:“不知道二位可还记得,先帝在世时也曾说过想要封禁博戏馆。”

枢密使张骥和工部尚书章回都是先帝时候留下的臣子,且入朝时候都是先帝登基早期,也算是陪着先帝走过了风风雨雨,荀太傅一提他们立刻就回想起来了。

枢密使张骥微微颔首道:“十多年前,陛下尚且在襁褓之中,先帝在朝会上提起此事。”

荀太傅说道:“既然都想起来了,想必就该知道为何老夫说陛下此举正合适。”

赵昭疑惑地颦起蛾眉,心中顿时警觉了起来,总感觉不太对劲。

三位老臣想到当年时局的艰辛,不由得默然。当年先帝在朝中掣肘颇多,不得已将长女许给了谢家嫡子,换得谢家支持政令,一步步稳固皇权。如今先帝已逝,陛下登基,这些作古的往事也没人会去和陛下说。

荀太傅说道:“故而老夫以为此事不能拿到朝堂上来说,如同先帝那时候一样,明明是件好事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一拖再拖,最终杳无音信。老夫以为正需要陛下这样的雷厉风行,方才能够不重蹈先帝时候的覆辙,不然议来议去,最后仍议不出个结果来。”

【系统消息:明君值+20】

荀太傅总结分析道:“陛下绕过朝会直接下旨,省去朝会上互相扯皮的时间,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若是提前宣传,那肯定有很多的博戏馆会转入暗中,这样就不好拔除这些毒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