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荀太傅重复问了一遍:“理想情况是一年修完一条从明州府到洛京的直道,最慢不能超过两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赵昭微微颔首,没错,寡人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寡人就是在无理取闹。

荀太傅失魂落魄地离开。

赵昭目送荀太傅出宫后,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吨吨吨地喝了一壶水给自己压压惊。

赵昭累瘫了,咸鱼一样躺在甘露殿偏殿里的大床,休息了一会儿,当个昏君真是太难了,时不时就要担心前面会不会有明君值的陷阱等着她。

赵昭想了想自己刚刚提的这些要求,应该万无一失了吧。

荀太傅走在路上,还在想陛下刚刚提的几个要求。

听起来都很过分,但是陛下怎么会故意下这种昏君旨意呢?

一定有什么玄机,可是他实在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荀太傅想到陛下说要工部改进农具,在回太傅府之前先去了工部代为传口谕。

“陆真人,你怎么在这里?”

陆衍之转头一看,作揖道:“是荀太傅啊。我最近对炼丹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来工部取些实验材料。荀太傅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老夫是奉陛下之命,敦促工部改进农具,让农户能够抽出人手来修直道。”荀太傅看着这位陆真人,知道他是个不会乱说话的人,就把苦恼的事情说了一遍:“陆真人,一年就修完直道,这怎么可能?”

工部尚书急匆匆赶过来,正好听到太傅的抱怨,心里一凉。

本来修直道就已经很为难了,陛下还异想天开想要一年内修完。

工部尚书郁闷地都想直接挂冠而去,大丈夫岂能因五斗米折腰,这么多破要求他不干了。

陆衍之沉吟片刻,说道:“太傅,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听见陆衍之竟有别的看法,工部尚书问道:“陆真人有何见教?还请快快说来。一年修一条直道,工部实在是办不了这事儿。”

工部尚书叹口气,说道:“要是陛下执意如此,本官只好就此辞官,回家乡去种田了。”

陆衍之说道:“尚书这是误会陛下了。农具需要改进,难道修路的材料和办法就不要改进了吗?陛下先是让太傅来工部传旨改进农具,又是大幅度压低完工的时间,这就是在暗示我们要改进技术,不能用老办法修路。”

【系统消息:明君值+100】

陆衍之感慨道:“陛下这是逼着工部要进行一次大改良啊,陛下她不想再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了。”

【系统消息:明君值+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