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方氏耐心的等杨冬燕数落完,这才开口道:“保不准没那么快呢?娘你想啊,你昨个儿才念叨完,按说大伯子老嫂子应该才知道这事儿,那要什么土产,不得大家伙儿凑一起商量商量?说不定呀,娘你今晚或明晚……不然隔几天才做梦呢!”

这么说,好像也确实有点儿道理。

杨冬燕又被说服了,不过考虑到眼下她什么都做不了,那就干脆还是继续折腾新屋吧。

新屋已经造好了,但里头一应的家舍都不曾打好。还有譬如每个屋子的土炕,也都尚未完成。再就是,杨冬燕的意思是,原先的灶屋不要了,将先前的东屋改造成灶屋,横竖大牛俩口子肯定是要搬到新屋去住的。

方氏没意见,大牛就更无所谓了。

事实上,原先的三间旧屋都会在将来另作他用,从东向西分别是灶屋、柴房、杂物间。

新盖的六间屋,朝东的两间归了大牛俩口子;朝西的两间归了二牛俩口子;中间的两间,一间当做堂屋,一间则是归了杨冬燕。

暂时,窝头还是跟着杨冬燕住,等他再大一些,再搬去东二间住。

再就是,茅房也要重新搭建。

原本的茅房是位于西屋旁边的,毕竟东面是紧挨着隔壁魏大嫂家的,因此东面的是灶屋。香着人家无所谓,总不能臭着人家。

如今一排新屋造好了,茅房也要跟着挪,仍旧是挪到西面来,搭个泥墙稻草顶的小屋,倒是容易得很。

相较而言,后院变动不大,鸡窝还是那个鸡窝,因为杨冬燕坚决拒绝搭猪圈,大牛只是简单的给鸡窝换了个茅草顶,旁的都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