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大明的国库收入,除了海贸,大头就是商税和农税,匠税很低,还有士族花国库。大明建国,国库空荡荡,太~祖皇帝心疼农户,着急之下抄家富商沈万三,这就是“国有需,掠之于商”。
太~祖皇帝是出身原因,天然地对农户好,也是知道,掠之于民,万一激起民变,那就是大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是皇家,这个水,是农户,不是商户。
皇上一眨眼间想了很多。又想到,如今的大明商人都警惕朝廷宰他们,平时挤破头地拉拢、交好官员;每次国家有需要,想方设法地主动表示诚意……某方面,又加重官商勾结、串联……
“凡事都有两面。”皇上小大人地感叹。章怀秀没听明白,司礼监张佐送来一道上书,皇上一看,山西商人要大开钱庄银号?虽然没有章怀秀的想法超前,但更贴合大明实际情况。
皇上要章怀秀看奏疏,章怀秀大体浏览完,满脑袋都是,“乔家大院”提前出现了!
章怀秀记得,历史上的山西银号,是在那个道学皇帝废除宝钞后,天天折腾不同的铜钱,折腾的老百姓眼花缭乱,借势兴起。如今,是因为海贸发达,大明经济有腾飞之相,眼光独到的山西商人又要提前分一杯羹。
二月初十的紫禁城,依旧寒冷。前几天刚下一场小雪,洁白的梅花盛开,雪花落在梅花上,皇上在等章怀秀思考的时候,也学着徐景珩数梅花。
“居安思危,欲通思变,欲进思退。千古以来,一代人重复一代人的矛盾和问题,个人有个人的做法,谁都没有答案。”这是徐景珩评价内阁最近动作的一句话,用在大明的晋商、徽商、粤商身上,也合适。
官员做官,商人跑商,到顶峰的时候,能退就是大进。山西商人要从盐业里脱身,至少不再全部依赖,就要发展其他,趁着边境互市,贩卖南方的茶叶和丝绸,做转口贸易;借手里屯的几千万两银子,发展银号生意……
皇上又想起徐景珩,徐景珩,是不是,也需要一个退路?
皇上看着雪花躺在梅花花心的安静模样,眼前是内阁要拖着魏国公进水师,进而逼迫徐景珩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