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气得张嘴就要嚎,也要耍无赖,又瞧着这些不要脸的人,觉得耍无赖也没劲儿,皇上气呼呼地吩咐,将四框朱薯分给文武大臣食用,上千口人抢。
一个分到两三口,却都激动的热泪盈眶,吃完后,等一会儿,活得好好的,没有头晕没有眼花没有口吐白沫……倒头就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响彻天地,震撼云霄。皇上正抓着一个糟子糕垫肚子,不想搭理这些人。蒋阁老捧着一个琥珀小碟子上来,眼泪花花的,满脸都是喜悦的泪水——皇上这才看到朱薯的模样。
瞧着红红软软的吃食,和大米麦子都不一样,好奇;闻着淡淡甜甜的香味儿就食指大动,喜欢;用小银子叉子叉一块,吃一口,嗯,好吃;吃完半个,嗯嗯,管饱。
皇上在周围挤挤挨挨的人的目光注视下,一口一口,慢慢吃完后,唯一的感受就是,肚子里热热的,饱饱的。
半个朱薯,比大半碗米饭还管饱,肚子里特实在。皇上眉眼弯弯地笑,开心于肚子里这份实实在在的分量。
“朕和徐景珩出宫,听到老百姓对吃的热情,就好奇。徐景珩解释说,家家户户的锅里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比什么大道理,儒释道、理学心学都实在。”皇上记得徐景珩说这句话时候的表情、语气,目光下的期许,小表情特愉快。
蒋阁老在肚子里咬牙——徐景珩那个无赖,人不在还要皇上念叨着。
谢阁老打哈哈:“皇上说得对。这再多的大道理,也要实实在在的大米麦子下锅。”
杨慎是真的兴奋激动:“皇上说得对。再多的道理,不能下锅,都没有用。”
下面的人纷纷跟上,一个个的妙言警句频出,皇上听着,就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