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震惊。
各方异动。
七月二十三,大中午的太阳火辣辣,豹房里也热的人受不住,小娃娃·朱载垣正闹着要去太液池玩水,礼仪大太监来告诉他,有大事发生。
他乖乖地穿好热热的常服朝靴带好朝帽,在几位老师声声叮嘱不能“禁海”的话语中,乖乖地去热热的乾清宫紧急召开小朝会。
就听着朝堂上几派人关于处理方法,吵翻天。安抚沿海受难百姓,抚恤战死将士;日本贼人逃亡朝鲜海域,当追杀,这些个不用多说,这都不做,大明人集体抹脖子算了。可是该怎么处理这个事情那?
主战的,主和的,还有说要禁海的,要杀去日本报仇的……种种不一,除了刘健、杨廷和、谢迁……这些老臣一直保持沉默,相同的是一个个臣工唾沫横飞,脸红脖子粗的,就差撸袖子打起来。
小娃娃习惯性地不管事儿,嫌弃他们太吵,气呼呼地一瞪眼,礼仪大太监立马亮嗓子,群体安静。
安静中,小娃娃抬手揉揉眼睛,饿了、困了。礼仪大太监张嘴就要喊“休息”,兵科给事中夏言,站出来。
夏言,四十岁,出身军籍,正德十二年的进士,因为地方做官政绩好,刚刚升回京城,他以直言为己任,一心报效国家和皇上,慷慨激昂,言词恳切。
“启奏皇上,海外贸易利益巨大。大明朝自建国之初,便确立明确的海贸政策,严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朝贡贸易是海外诸国唯一可以进行贸易往来的机会。
朝贡贸易发达兴旺,大明上国各国来贡,本是大喜事。只臣听闻,朝廷对朝贡的队伍,包括商队,概不征税。各国贡使团队中夹杂着众多的商贾,通过市舶贸易可以获得巨额利润。番使多贾人,来辄挟重资与中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