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其他人摇头的摇头,叹息的叹息,也有愤愤不平,想要参闻晏的。吴大人皱眉沉默不语,站在一旁,回头看向紧闭的大门,长叹一声离去。

果不其然,明日早朝就有人参闻晏,说闻晏医术不精,胡乱收费,哪有诊金百两黄金的,真真是欺人太甚。这明显是恃宠而骄。仗着皇上宠爱,肆无忌惮。其他人也附和着,都道闻晏的不是,更有甚者说闻言不孝,闻胥被斩首,闻晏竟去看热闹,这样的人怎配皇上倚重,怎能堪大任。为官应两袖清风,为民做主,他不但不为民做主,反而欺诈百姓钱财。

皇上端坐在轮椅上,看着下面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文武百官,大喝一声:“来人呢,去请闻爱卿。”当即有个小太监应了一声跑出去。

殿内的百官你看我我看你,没想到皇上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抬眸朝龙椅看去,见皇上别有深意双眸紧紧盯着他们,忙低头,掩饰面上的心虚。

不过两炷香时间,闻晏抬步跨进金銮殿,双膝跪地给皇上行礼。皇上抬手,让闻晏起身,笑着道:“朕竟不知闻爱卿诊看病人诊金是百两黄金,药费另算,朕也让你看诊了,珍贵的药丸吃了不少,你准备收朕多少金子?”

闻晏站定,从容淡定,不卑不亢道:“原是想收皇上的诊金,谁让皇上是臣的未婚妻的姨丈,算起来,咱们也是亲戚,孝敬是应该的,怎能收皇上的诊金。”

皇上哈哈大笑,捻髯沉吟道:“原来朕是沾了梧桐的光,罢了,罢了,你既这样说了,朕也不给你诊金了。朕今儿叫你来,是有人弹劾你,说你医术不精,胡乱收费。为官者,应该两袖清风,为民做主,你却恃宠而骄,难堪大任。你如何说?”

“为官者为民做主,闻晏确实如此做的,在青阳镇时,闻晏时常义诊,不收百姓一文钱,皇上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查。是不是恃宠而骄,皇上心中自由定论。这诊金百两是闻晏的规矩,对那些清贫百姓,闻晏分文不取,可对朝中大臣,闻晏就得按正常价格收费了,他们不是民,而是官,食国家俸禄,掌一方权势,没有百两金子,说出去怕没人信,这求医看诊,也讲求你情我愿,既然觉得闻晏收费高,可另请高明。闻晏不会强求,都说品格高尚之人,都视金钱为粪土,闻晏自认为是俗人一个,比不了那些世外高人。都免费看诊,闻晏的药材如何寻,跑腿干活的人喝西北风吗?”闻晏侃侃而谈,让在场的百官们脸红耳赤,正当为难之际,又听闻晏道:“做个称职的大夫着实不易,从今儿起,闻晏不再诊脉看病了,也省得有人诬陷与我,告到御前,徒增皇上的烦恼。”

不等文武百官开口,皇上忙阻止道:“那可不行,朕服了你的药,身子骨硬朗不少,你要是不看诊,朕找谁看病,找太医院那些个庸医?朕可不愿意,不若这样吧,朕给你诊金,你按时给朕把脉看诊如何?”

闻晏抬眸看向皇上,笑了笑道:“皇上真会打趣人,您是桐儿的姨丈,也是闻晏的长辈,臣若是不给您看诊,桐儿岂不要生气,要是真恼了,一怒之下不嫁给臣了,臣都找不到地方哭去。再说,您也算臣的大媒人,闻晏怎好意思收您的诊金?天天给您送礼都来不及呢。”

这些话惹得皇上哈哈大笑,指着闻晏道:“你啊,就会哄朕开心,说一套做一套。”笑声太大,咳嗽几声,小太监忙到倒出一粒药塞皇上嘴里,又端一杯茶送到嘴边,皇上就着喝了一口。又看向闻晏说:“还是你的药好,朕咳嗽的时候,吃上一颗,立刻见效。”

闻晏又说了些药材珍贵的话,两人一来一往,好似在自己家里书房中一般,哪里还注意在场的众人。

众人越发不敢得罪闻晏,闻晏得皇上看重,不仅因为闻晏有本事,更是皇后娘娘的外甥女婿,自皇后病重,不曾理会后宫朝政。皇上对皇后用情至深,不愿意让皇后辛苦,才将凤印给夏贵妃的,现在夏贵妃被赐死,德妃疯魔了,后宫无人管理,就算这样,皇上依旧不舍得皇后辛苦。

梁王谋反那日,祁王殿下回京,众人清楚皇上对祁王的态度,若无意外,这位置是祁王殿下的。白梧桐是祁王殿下的表妹,被当亲妹子宠着,这闻晏就是驸马爷一般的存在,惹了闻晏,后果可想而知。

吴大人弯腰躬身,悄悄抬眸瞅一眼闻晏。瞅准机会,讪讪道:“还请镇国公为拙荆诊脉,下官愿意奉上诊金。”

闻晏回头看一眼吴大人,笑了笑道:“吴大人对夫人情深义重,连日操劳,耳朵也不好使了,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不再诊脉看病,您还是另请高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