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高的,决定位置,不决定大小。
这座空中之城,现如今基本已经进入善后阶段了,正在安排人第一批入驻。
相关的工作人员已经提前在上面了。
苏荞初这边,搬迁去空中之城的时间算是真正的第一批,她的实验室在第一层,房子也在第一层。
大部分公共部门,也在第一层。
上面的有的是工业区,有的是种植区,有的是商业区,有的是住宅区,全都事先分好了。
等到苏涛他们这第一批民众上来,发现这空中之城跟原来也没多大变化。
房子的材质变了,敲起来不是水泥砖石,有点像塑料,但是很坚固,不会轻易倒塌。
他们的家具也不是木质的了,变成了更轻的材料。
他们这里因为女儿的缘故,一应家具电器都是齐全的,来到这里,照常生活,还有专门的房间用来种植,还有两个大阳台,站在阳台上往下看,要么是路,要么是房子。
走出家门,是久违的不用撑伞的时候。
这一片的头顶有一个罩子,把雨水挡住了。
在这里,可以脱离雨具,走出这一片,才会需要雨具。
走出家门,苏涛和陈巧兰看着路边种下不久的草皮和净化树木,心旷神怡。
这点来说,比之前要好。
随着第一批民众的入住,这里的照片和视频如流水般涌出。
让其他人看了个过瘾。
张彭家也是第一批入住的,他花了一些钱,加上他的贡献点,让他在这里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房子不大,但归属自己的感觉是租大房子无法给予的。
没钱的人也能住进来,只要付出劳力,就能在这里获得居住权。
老幼有专门的福利部门负责管理。
当然,就算是到了现在,这座巨大的空中之城也没法容纳几百万的人口。
撑死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