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晙发呆。

弘晙不相信他儿子还能在佛门上有这个领悟力!

陈都统也是小小的惊讶,他早就发现西花园的几个孩子虽然大多遗传了他们阿玛的性情,但每一个都有不同,永琢对比他阿玛,就是多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乖巧”,或者说“佛性”、“道法”?

陈都统想不明白,最好总结,都也不是,应该是多了一份“地气儿”。

永琢的阿玛是九天之上的灵性,喜欢人间烟火,永琢却是天地灵性,属于人间烟火中的一份子。

陈都统心里感叹。看一眼小四爷,莫名想乐呵。看一眼老住持,这位曾经照顾他长大,一开始反对他投靠朝廷,后来又和黎叔一样竭力帮忙的老人家,他也还呆呆地看着永琢大阿哥,眼里的担忧和惧怕形成实质他也没发觉。

其他装模作样扫地除草挑水路过的大小和尚们也是。

再看看小永琢,正疑惑地和他阿玛大眼瞪小眼。

一模一样的眼睛,一样的聪慧灵透。陈都统又笑了出来。

就见弘晙阿哥抬手摸摸永琢毛茸茸的三搭子头,满口夸奖:“永琢说得很对。在阿玛的理解,佛法和道法的书本儿……它们和儒家、墨家不一样,和法家、杂家、农家……都不一样。它们主要是要人们从灵性方面修行,其实真正的道理看不见摸不着。”

“悟到了就是悟到了,悟不到也无需强求。阿玛认为,你玛法看得那些佛家典籍其实都不需要看,也不需要研究。当然像你玛法那样研究也是个人爱好,你玛法喜欢就好。”

说着话,对儿子眨一下眼睛。

永琢瞬间反应过来,也快活地眨巴眼睛。

“阿玛,永琢明白了。墨家、杂家、农家……是基础,法家和儒家是秩序,佛家和道家就是心灵上的慰藉,闲暇的个人爱好,灵性修行的一个方向。”

“对。永琢理解的非常好。你看东山寺的木兰花,和西花园的木兰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