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三个:

首先就是年龄问题,小桑的店三个人和黄韵怡商议后, 决定将工人的年龄条件设置在18岁以上, 60岁以下。

于是来报名的人中就出现了很多的隐瞒年龄的人。有的才16岁,17岁就说自己已经18岁了;有的已经60多了, 非说自己50岁。

一般如果年龄太大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但有的年龄相近的是看不出有太大的区别的,而这个年代的身份证也不太可信,甚至还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哪年生的。

没办法, 桑楚斥巨资一万积分在位面商城买了一个年龄鉴定器,摆在报名桌上,只要将脸放在鉴定器前面照射一下就能够鉴定出年龄了。——不要说什么年龄不要卡的太死,规定就是规定,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规矩, 那么后续的所有一切都没办法开展了。

其次就是工种问题,由于年龄的跨越度太大, 所以桑楚他们在工种的安排问题上参考了现代位面。比如说香皂厂,青壮年负责做体力活, 年龄较小的做脑力活,年纪较大的做一些轻便的活计。而成衣厂则是重点招女工来裁制衣裳,不善制衣的男工多半只能做一些杂活。

但这样又出问题了, 因为做体力活有更多机会可以加工资, 转正后工资也会多几个铜板,所以男工都抢着做香皂厂的体力活。成衣厂的男工位置则无人问津。

也就是说女工都跑去成衣厂了,男工都在香皂厂,本来性别上分开也没什么, 但有些夫妻就希望对方和自己在同一个厂,所以有很多夫妻现场吵架,搞得鸡飞狗跳的。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来报名的工人们多数都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合格的,他们大多数都是瘦骨嶙峋,脸色也不大好。

和金沙镇的镇民们只需要搬搬泥土块儿不同,他们可是要在工厂里操作各种设备的,如果身体太差有可能就会出现意外,这是桑楚比较担心的事。

好在苏老师设定了将近20天的培训时间,这能够让他们把身体养得好一些,因为培训期间的伙食都是工厂来负责。另外还剔除了一些身体过于不好的和有传染病在身的工人。

以上三个问题让报名第一天的现场非常混乱,后来黄韵怡不得不跑去巡捕房请来了向琛和巡捕房里的各位警察来维持秩序,以免出现踩踏事故。

虽然看似热闹,但其实第一天报名成功的人只有两百人,这和桑楚等人预计的数目有些差距。

“用他们最在乎的东西来让他们进工厂干活,要争取做到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工人在挣工资。”苏老师如是说道。

于是第二天早上 所有人都听说了,如果是工厂的工人,地租只需要交两成。

这才算是真正的引爆了大家报名的热情,地租一直是压在浣衣镇百姓头顶上的一座大山,以前都是交七成的,现在只要交两成,这难道是老天爷派来的天使地主吗?报名,必须报名!

于是只用了三天,工厂招满人了。其中香皂厂五百人,成衣厂五百人。基本上做到了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人是工人,工厂厂主和工人们都非常满意。

报名成功只是第一步,还有第二步,培训。

两个厂的工人是分开培训的,分为六个大班,一个厂三个班。

主要有三个课程。

一、厂规课,由苏老师、黄韵怡和他们各自找的中层领导们作为老师,将每一条厂规和操作注意事项对学员们详细讲解。并强调,违反厂规将会扣工资、扣福利,甚至会被辞退。

厂规都是苏老师参照现代位面的工厂拟定的——当然,简化了很多。

在上课时,对厂规理解良好的积极分子,一般会被提拔成小组长,小组长每人带着8~10人,算是底层小干部。

厂规课的学习使得工厂的行政框架更加详细了,也有了最基本的团体意识——虽然有几个试图浑水摸鱼的,但接下来的课程让他们明白了,打工人不可以敷衍!

二、技术课:分为算数课和视频课。由县里请回来的老师和投影仪网课授课,学习内容就是与厂内工作相关的算数内容和设备讲解。

例如做肥皂,各个原材料的比例和质量计算,原材料应该怎样分配、搅拌机参数如何设置,时间计数如何规划等等。

成衣厂多数只能手工,学习的都是裁衣工具的使用,纺纱技术初步科普等等。

技术课直接区分出了工种的人选,混水摸鱼的会被直接剔除掉,只有理论知识合格,才能去看到样品设备,学习实操。

三:实操课。最后一步就是直接上机器,当然不是进厂上机器,而是作为上课的内容。如果学得好就可以被提拔为技术骨干,加奖金加工资,可以当技术小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