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老师点开微信,发信人叫‘学会知足’。
作为不喜欢给微信加备注的中老年人,包老师的记忆力一向很好。
他记得这个人就是上次自己带乔依之和李闻风参加语文报杯复赛时候,那个跟自己一起去给学生买水的老师。
只不过两人有一个月左右都没联系了。
这会儿这位老师突然找他,说:“哎,语文报杯决赛名额定下来了,我们这几所学校的学生全军覆没,你的两个学生呢?拿到奖状了没有?”
包老师看着自己手边的文件,一愣:“还有奖状?”
学会知足:“是啊,有奖状的,这次复赛直接评定各省的一二三等奖,当然有奖状。”
看着包老师的上一条回复,这位老师就猜出来,包老师他们学校的学生肯定也赴了自家学校学生后尘——都没拿奖。
他还记得上次考完后,一中的学生们围着实验中学那个女生,说‘大家科大见’。
看来,科大是见不了了。
包老师那边正在输入中了几十秒,以中老年人最快的手速发过去一条消息:“不是啊,我这边只有一个文件,写了恭喜贵校两位同学进入语文报杯总决赛,暨语文报杯·科大夏令营啊,上面写了时间和地点,我正打算给学生们订火车票呢。”
学会知足:“……”
实验中学往年没有学生进入过复赛,更别说拿奖了。
包老师很慌:“我这真的没有奖状,是不是编辑组漏发了?这可怎么办,我的学生至少也是一二等奖吧……”
学会知足郁闷的把另一个学校老师转给他的文件截图发给老包。
上面写了——进入决赛的学生默认为省级一等奖获得者,其奖状在决赛时一同在台上授予,不再单独寄给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