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紧急,萧寰到了营中时候,没有休息,即刻召集了营中的将官到堂上议事。
众人看到他带回来的皇帝诏令,皆神色大振。
“殿下回来,可谓及时。”崔延道,“高阙塞正空虚,右贤王和鲜卑的人若要偷袭,必是趁着夜色动手。我等现在就派兵增援,快马疾驰,可在夜色降下之前赶到。若敌人见到我等有所防备,必然吓退。”
“吓退做甚。”萧寰冷笑,“他们既远道而来,不招待招待,岂非便宜?”
众人听得这话,一下明白过来。
“殿下要打?”高竣道。
萧寰道:“右贤王的儿子般胡,最得右贤王信任,其部下亦乃右贤王精锐,若放任其壮大,日后必是祸患。此役若可将其铲除,如断右贤王一臂,也免得他日后再来扰边。”
众人见萧寰这么说,知道他已经思虑成熟。
“那鸡鹿塞那边又当如何?”一个幕僚道,“汪政原本已经领了七万兵马上路,又将高阙塞的大军调过去,加上原本的守军,足有十余万。殿下如今重掌朔方,不若即派人去将汪政免了,让那边回师,以免后方空虚。”
“这倒不必。”萧寰道,“汪政此举,正是中了右贤王和鲜卑下怀,为免这边生出枝节,还是让他继续惑敌好了。”
崔延皱眉:“可汪政执意要率兵出关迎击,就算右贤王和匈奴只是虚晃一枪,只怕也会折损些将士。”
“守关的岑恺乃多年老将,最是油滑,平日打仗一向算得似吝啬鬼一般,不会由着汪政胡来。”萧寰道,“待孤修书一封,快马加急送去,他自会知晓怎么做。”
众人笑起来,皆是了然。
大计定下,堂上的气氛一扫连日来的沉闷,变得活泼。将官和幕僚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将计议完善。
只有王隆没有说话。
他坐在下首,看着萧寰,目光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