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酒肉朋友仅次于生死之交,是朋友关系中纯度和境界最高的一种。招之即吃,吃完就散,功利性最低。不伤感情,不互相借钱,不争风吃醋,多爽快……”
庄臣看着慈眉善目,笑起来像弥陀佛的沈宏非,一挑大拇指,精辟!
“所以总结吃饭这件事,在我这位馋宗大师看来,你要认得这个做菜的人,那个做菜的人也认得你,最好不要是那种泛泛之交。互相了解,人与人的交流才是饮食里面最奢侈的部分。”
边吃边聊,庄臣最喜欢这种饭局,同道中人,美食之交,舒服的很。
熟悉后沈宏非打量着庄臣,笑道:“你可以当美食家,有钱、人又瘦、长的帅、最难得自己还会做饭!”
见庄臣有点不好意思,两位前辈哄堂大笑,沈宏非帮蔡澜满上茶,回忆道:“还记得前年蔡先生到沪,我有幸当向导和地陪。您爱猪油、爱酱油、爱普洱。也爱芝士、爱鹅肝酱、爱鱼生。”
蔡澜笑道:“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家,一是阿山饭店,另一个就是你带我吃的汪姐私房菜。”
庄臣笑着点头,舌尖2播出后,汪姐私房菜一夜爆红,火爆到什么程度?传闻说排队的人从徐家汇排到黄浦江。
刘天王曾经预订过两次,竟然都没吃上?
只做熟客生意,无菜单,不点菜,全凭当日早晨在菜市场的新鲜斩获。从不对外透露地址电话,比紫外光还神秘。
说起往事,沈宏非感叹道:“当时您不知道我压力多大?”
看着庄臣解释道:“蔡先生最讨厌所谓私房菜,当时我介绍去汪姐家之前,开门见山直接问:坐下来不好吃,我马上就走行不行?”
“咬着牙,硬着头皮上菜,幸好不负众望,您老不仅吃完,还加很多菜,回来竟然在某周刊连写两期专栏……”
蔡澜一瞪眼,笑骂道:“你还记仇?好吃就吃,不好吃就走,考虑那么多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