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府城里的冯伦又接连打了几个喷嚏,他看了看外面白花花的日头,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

八月十五日,李家村家家户户过了一个喜气洋洋的中秋节。

今年是个丰收年,纳粮后每家每户剩下的粮食足以支撑到明年收获,期间吃几顿饱饭完全不是问题,逢年过节的给一家老小扯身衣裳也变成了可能。

不过庄户人家节省惯了,就算家里有多余的钱粮,也会偷偷的攒下来,舍不得敞着肚皮吃,也舍不得大手大脚的花。谁知道来年是个什么光景,要是不幸发生旱灾或是水灾,原来攒下的钱粮可是能活命的。

也就是桑家接连两年挣了不少钱,尤其是家里攒了快三千两银子,用不着委屈自己的肚子,早在去年那场秋收后,桑家除了缴税粮,剩下的粮食就全部留下自己吃。

就是那点粮食够不上顿顿白米饭,每次进城或是去镇上,多少会带一些大白米或是面粉之类的回来。总之,之后整个桑家就没有吃过刮嗓子的糙米和一股子霉味的面粉了。

又因着桑叶就要嫁人的缘故,这一次,木氏难得买了两匹色泽鲜艳又时新的料子,跟两个儿媳妇,干闺女一道给全家做了新衣裳,就备着桑叶嫁人那天穿出来待客。

当然,这么做的目的,也是穿给郑家那边前来接亲的人看的,让他们知道自家有这个财力,也有这个能力给嫁出去的女儿撑腰。

是夜,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桑林想到了什么,好奇的问木氏:“娘,明天郑家就要过来下聘了,这聘礼怕是不少,到时候可要全部给叶儿陪回去?”

这个话题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一个个皆看着木氏。像这种事情,一向是木氏拿主意,只有她拿不定的时候,桑老实才会给点自己的意见。

不怪这个问题如此受关注,有多少人家嫁娶,就在聘礼和嫁妆这件事情上,闹的里子面子都没了。就以李家村为例,大多数人家,尤其是儿子多的人家,在收到女儿的聘礼后,会扣下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才会给女儿带走。

好点的人家,也会留下一半,剩下的给女儿当陪嫁,全部给女儿带走的,几乎没有。至少这些年,桑家没有听说过一桩。以至于很多人就觉得,男方给的聘礼,女方家全部留下是理所应当,给一星半点就是对女儿天大的疼爱和重视了。

木氏咬了一口月饼,睨着二儿子:“咋了,你有意见不成?”

桑林一听,就知道亲娘误会了,连连摆手:“哪儿能呢,您儿子是那种人么?当初咱家那样艰难,黄家给枝儿的聘礼,咱也全部陪回去了,还另外给了陪嫁,您看我有说过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