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海外士子也能接受,反正历朝历代都有这传统,只有磨砺出资格了,出身背景才会渐渐淡去。但本土官僚又孕出了另一桩潜规则,就让海外士子很是不忿了。本土官僚将海外之地视为磨堪和捞钱的好地点,全化为自家的保留地,以本地避嫌的借口,绝不愿海外士子就在海外任官。
在这种背景下,海外之地的“人情官”、“度假官”、“养老官”与日俱增,这些本土官员自然责任心欠奉,殖民公司勾勾手,就结成了官商联盟。他们在海外之地的主要工作已不是为一国治政,而是为公司治政。
总结而言,本土工商和官僚在携手压榨吕宋这样的海外殖民地。
李克载皱眉道:“虽有涉于蔗农之事,可不管是工商还是士子学子,也不过是少数人,只要百姓安定,怎么也不会大乱吧。”
贾一凡点头:“吕宋入华夏十余年,百姓生计跟西班牙人管治吕宋时代比,那自有天壤之别。对只求温饱之人来说,在吕宋求生计还易于本土,毕竟此地依旧还是地广人稀。可工商士子这些人是吕宋本地最有才干,最有智识,眼界也最广之人,他们若有心挑动本地百姓,又岂是殖民公司和官府能压制得住的?”
李克载抽了口凉气,在贾一凡眼里,吕宋形势竟然如此严峻了?
“本地县乡议院、法院呢,乃至天庙呢?难道他们都袖手旁观?”
“总督和法院巡按都是陛下钦点,他们总不会被公司轻易收买了吧?”
“国中报纸怎么没见这些消息,难道殖民地公司和官府蛮横到可以封人口舌的地步?”
一边听着的郑明乡、安平远等人插了嘴,话里还带着一丝火气,他们当然不满贾一凡危言耸听,说得吕宋就要闹独立了一般,这置几如圣人的皇帝于何地?置他们这些流血牺牲,为国争利的军人于何地?
贾一凡点头:“我是吕宋人,当然清楚吕宋本地人的心思,至于你们的问题……之前我之所以说乱,就是因为各方都在争执,已经理不清脉络,我只能大致说说。”
接着贾一凡说到了议院、法院和舆论,很遗憾,因为吕宋是托管地,没有一个统揽全局的吕宋议院,只有分散在地方的县乡院。殖民公司和官府渗透之下,院事里能为本地人说话的不多,少数知名人物,也在公司和官府的各种打压下无力出声。
至于法院……吕宋虽乱,却不是草菅人命,仗势欺人那种乱,在工商是公司以工商税权压榨吕宋,在官府是本土官僚以官场规则排挤吕宋,前者本就是法,后者是法外之事,法院都起不了什么作用,甚至还是维护公司在吕宋特权的工具。
而舆论么……吕宋当地的舆论又入不了本土国人的耳,本土也不太关心吕宋内部事务,毕竟才二百万人不到,土人又多。即便偶尔报上消息,也总是怀着一种优越之心,认为是国家十余年就让吕宋繁华若此,吕宋人就该感恩戴德,怎还能有抱怨?
至于总督,贾一凡犹豫了片刻,似乎在思考怎么措辞,最后才轻举轻放地道:“周督虽有大志,但手腕似乎有些欠缺……”
吕宋现任总督是周宁,旧清时代绿营一系出身,现在已被国人划入勋旧派。这个人长于绥靖治安,皇帝将他从本土丢到吕宋,在国人看来,更多是皇帝削弱勋旧派权柄的布置,也就是说,皇帝本人就轻视吕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