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冷秋伸手从袖子里掏了掏,取出一枚铅丸来,放在桌上,对岳周说道:“我们之前在涡阳的猜测,皆落空处,崇国公先行北伐再行禅让之礼,差不多已成定局。除了皇上在北伐之前病逝,不然没有第二种可能。曹家自以为据有峡江之险,董原以为尚有一搏之机,这次都撞到铁板上去了。涡阳、正阳二镇只要没有别的心思,想来以后的结局都不至于太差,崇国公毕竟还是要有两三表率来安天下人之心……”
岳周三指捏螺似的将铅丸举到灯细看,给灯光罩着,铅丸有着黯淡的金属光泽,浑圆如空中坠下的水滴。一枚重约一两许,堪比蹶张弩的箭簇,但无棱无锋。
“这是伏火弩的弹子?”岳周一路随行来也听得隐隐的雷鸣,对伏火弩只知其名,不见其形,见督爷拿来一枚铅子来,自然就想到伏火弩上去。
“这只是伏火弩的散子。”岳峙无奈的笑了笑,问岳周,“二十丈之战线,许你填以弓弩,敌骑集阵冲锋来,你要如何挡之……”
听得侄少爷考究自己的兵法,岳周答道:“用盾矛蹲坐守前线,使敌骑不能近。二十丈之战线,盾阵之后可填弓弩一百到一百五十张,除非敌骑用重甲冲锋,不然难接战也……”
“这种散子,一架伏火弩一次能射二百粒,散子破甲之射杀力不下臂张弩,二十丈之战线,放置十架伏火弩,一次发弹射杀,堪比一千到一千五百张臂张强弩齐射。”岳峙说道:“你说曹家与董原是不是撞到铁板上去了?”
岳峙说得言之凿凿,但岳周没有亲眼目睹伏火弩的威姿,一时间也难想象伏火弩发射散弹的情形。要不是岳峙素来持重,不喜浮言,岳周只能认为岳峙所言“二十丈战线上集聚一千到一千五百张强弩齐射”来形容伏火弩之威力,是浮夸之语。
“此乃军机要密,不要外泄。”岳冷秋额外吩咐岳周一声,又问岳峙,“倘若崇国公明年就决志北伐,你以为崇国公会如何打?”
“伏火弩虽是神兵利器,但有移动不便之劣势,在江淮平原与燕胡骑兵决胜,不能尽然发挥优势。”岳峙蹙眉思虑道:“以侄儿所见,崇国公这两年来在海州大造声势,又派兵在高丽牙山登陆,已经吸引燕胡兵马往山东、河淮以及高丽汉阳郡一线堆聚,实际使燕胡在燕蓟、两辽腹地的驻兵持续减弱……”
“强力撕开锁海防线,绕过山东防线,跳打津海,直捣燕京,一击毙命矣!”岳冷秋几乎叹着气,将他所推测出来的淮东军北伐战略轻轻地说出来。
岳峙也是这个猜测。浸淫兵事多年,岳冷秋与岳峙在兵法上的见解,在当世都要算是超一流的,在见识过伏火弩成建制列装威力之后,重新推演北伐战略,倒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在伏火弩出现之前,只有重型抛石弩能对坚固塞垒造成有效的破坏。燕胡锁海防线两处最坚固的防塞皆是围岛而建,防塞之外根本就没有地方放置重型抛石弩,传统的攻城攻垒战术,在锁海防线前都将失效或效果大减。
旧式林政君级战船的甲板上给五组巨大而纵横交错的船桅分割开来,实际也没有能整片的甲板能放置重型抛石弩——使得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淮东军要拿下燕胡锁海防线中的庙山、隍城岛两处海中防垒,只能拿人命去填。
燕胡此时处于武备上升时,已经从荆襄会战的挫败中恢复过来,将卒士气可用,在锁海防线部署的都是能打血战的精锐战力,岳冷秋、岳峙此前都不敢想象淮东军要撕开燕胡的锁海防线,投填入多少人命才够。不能撕开锁海防线,林缚要北伐,只能老老实实地先打山东,再从山东往燕蓟、河淮展开兵力。
见过伏火弩的威力之后,岳冷秋、岳峙才知道林缚这些年来纵容燕胡在登州与金州之间的渤海口修锁海防线,是何等的用心险恶?
一架二十四斤重炮在一千米处对城墙的打击力,不下于重型抛石弩。即使不用密集弩位的新式战船,靖海水师改造旧式战船,在每艘津海级战舰上前甲板上安装一架二十四斤甚至更重型的伏火弩,齐集十数艘战船在一千米到两千米的海面上,持续轰击敌军岛垒,锁海防线上的垒塞再坚固,只是被动挨打,没有反击之力,又能支持几天不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