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页

枭臣[校对版] 更俗 1920 字 2022-11-11

“淮东当真是打通了南洋航线!?”宋博感慨道。那些五桅巨舶不利行于内河,只能是前往南洋诸岛通商贸的。

“你还怀疑我骗你不成?”宋佳笑道:“淮东每年只额外拨二十万两现银给夷洲岛,要不是打通南洋航线,这点银子根本不足用……目前南洋航线由夷州负责,也确保前三年的南洋收入悉数投在夷洲岛。去年经夷洲转运南洋诸岛的货物,有生丝千担,茶七船,铁、瓷、棉布及桐油、染料二十余船,从南洋诸岛运回稻米四十万石,弥补夷洲岛最初米粮的不足,此外还运回金银八十余万两——这些都投在夷洲岛!”

海贸的厚利,宋博当然是清楚的,早年宋家也有海船出海。

除了受航海、造船技术有限制外,另外主要也是因为当时的海贸利益分散在各家手里,奢家也不愿独自承当清剿远近海寇的责任,故而使得闽东地区海贸规模一直都受到严重的限制。

宋氏,每年会有数家或十数家族人,将生丝、茶、布等货物凑足两三船,冒险从霞浦离港,经黑水洋,前往海东的九州岛牟求厚利,每船货物获利足够再打造一艘新船。往南洋的风险则太大,轻易不会派船过去。

照夷洲岛过去一年跟南洋诸岛的贸易规模,自然是开发出稳定的航线,才可能有这么多艘船往来。

夷洲岛开发之难,主要是受到自然条件的严重限制,但是能狠心投入巨额,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不是无法克服。过去一年,南洋航线盈利包括四十万石米粮及八十万两银都投入到夷洲岛,这么短的时间里,往岛上迁入近十万人,倒不是不可能。

卷十 权倾 第六十二章 窥一斑

听得姐姐说南洋航开辟到现在,就将数以十的生丝、茶叶、盐铁等货物运往南洋诸岛,得利除四十万石食粮外,还得近八十万两金银,而且这些都投在夷洲岛的开发上。

“去年永嘉、会稽、徐州战事前后,淮东兵力都很吃紧,既然南洋得利如此之厚,为何不优先用来招兵买马?”宋博疑惑地问道。

徐州战事前后,淮东在徐泗地区部署战卒约五万人左右,相比较当时南涌来的燕虏,势薄兵寡。既然能每年从南洋获得四五十万石粮跟近百万两银,不急于开发夷洲岛,就能在淮泗地区增加五万战卒。

“厚积而薄发。”此时淮东更多细微处的军政都无需再瞒宋家,宋佳说道:“总结到六个字上,‘高筑城,广积粮’也,不到紧迫需要时,淮东都会优先将银子投在治政上。就像当初淮泗战事之后,淮东每年还能从津海粮道里取几十万两银子,也是优先用来修扞海堤。要没有扞海堤,实难想象淮东这两年能安置下这么多的人?”

“淮东修扞海堤,当真是好气魄……也是淮东修扞海堤,父亲才彻底连晋安也不去,一直都托病留在泉州。”宋博说道。

宋佳微蹙着眉头,心想,也许在她回来之前,父亲就看得透彻,就知道要做怎样的选择,但未必能说服族人,才拖到现在的吧?

船泊岸,赵青山、孙尚望亲自到码头来迎接。

下船来,宋博向他二人作揖行礼:“宋博见过赵将军、孙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