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要休养生息,要进行大规模的赋税减免,但徐州下辖十五县,要勉强维持下去,勒紧了裤腰带,每年也要投入上百万两银子。
军司的收支几乎都用在养军上,不从徐州抽调银钱、米粮,但也拿不出大笔的银子支援徐州的民生恢复,最终还是将主意打到淮东钱庄的头上。
身为淮东钱庄总掌柜的周广南,在年节之前赶到徐州,徐州大地覆盖白皓皓的大雪。
“三百万两银子,分三年借入,钱息计八厘,以徐州十五县地方赋税为担保,从第三年起,分十年归还本息。”林缚说道:“为确保徐州地方归还本息的能力,军司三年内不从徐州征调钱粮,第四年之后,从徐州征调的钱粮不超过税赋总额的四成——这样的条件,我想淮东钱庄能够接受。”
“若能从徐州筹三百万两银,分三年支借三百万银给徐州恢复民生,当然没有问题。”周广东说道,他这次过来,除了掏银子,还兼来筹银子。
“你这不是打着空手套白狼的心思吗?”李卫气笑道:“何辄到最后,钱庄是分文不掏啊。”
“钱庄为商,以金银为货物而经营之,钱庄本身不产金银,不筹哪里能借出?”周广南说道:“徐州地处淮泗要冲,为南北漕运的中枢,商贾云集,与江宁、淮扬并称天下之盛。徐州城残破,但终究没有遭到大掠。贫困之民嗷嗷待哺,不过徐州城里的商贾富户豪贵士绅,窖宅里应还藏有相当可观的金银。金银本是死物,埋在地下,不能充饥解渴,唯有行于市贾,才有价值。大人起初筹立钱庄的目的,也是这个……”
林缚微微而笑。信用的建立需要漫长的时间,崩溃却在旦夕之间,他总是克制不去干涉钱庄的事务,甚至让周广南辞去厘金局的职差,专司钱庄。周广南不做军司的应声虫,才更能赢得财东的信用,钱庄才能更加独立的发展壮大。
李卫一脸苦涩,要是将徐州城围起来挨家挨户搜刮,所得金银财货绝对不止三百万两银,但想要商贾富户筹三百万两银以本金形式纳入钱庄,则不是朝夕之间能办成的。钱庄毕竟是新鲜事物,徐州又历经战事,人人居安思危。从大局想,将金银存入钱庄,淮东军司得以根深蒂固,徐州恢复民生,自然也更安全。但更多人的心思,即使救命的稻草,也更希望是抓在自家的手里。
“钱庄先支借一百万两银给徐州,先将明年应付过去。”林缚总不能让局面僵在那里,李卫要算勤政护民的良吏,但就眼前的情形,他没有什么良策,“大不了我在徐州,替钱庄大声吆喝,保证钱庄明年能从徐州筹到足够的银子……”
又与李卫说道:“徐州府衙,也要替钱庄大肆宣传。钱主将金银纳入钱庄,再由钱庄支借给地方官府恢复民生,地方官府日后收缴赋税上来,再偿还钱庄,钱主不用担心血本无归,还能吃息。要是这种方式,地方乡绅都不能接受,难道要强行索捐、强行摊派才成……”
“万事开头难,等扎下根来,有些信誉就会简单得多。”叶君安说道:“便是钱庄刚到明州府,诸家也只是凑出八九万银子敷衍了事,然而到今日,各家尝到甜头,钱庄在明州筹到银子,总数怕超过两百万两了吧?”
“超过此数了。”周广南说道:“徐州这边,暂时也就照大人所议行事。不过还要跟李大人谈妥一个条件?”
“请说。”李卫说道。
“徐州及辖县府库余银,都需要存入钱庄,不过钱庄会在诸县都设分号,保证府县用银随支随取。”周广南说道。
“行,行,只要钱庄支借银子,我给周财东端茶递水都成。”李卫有些颇受不了周广南锱厘计较的性子,忙求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