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局势崩变,应接无睱,河淮防线将倾,梁家也将灰飞烟灭之际,江宁一时间自然也无人再惦记着敦请太后还朝之事。
梁习被困在东平县,梁成冲在济宁仅有不到两万兵马,不足以解东平之围,跟梁家捆在一根绳子的永昌侯元归政,来回奔波,寻救东平脱围之策。
“太后她老人家身体可安康?”
午后,吹面渐有寒意的秋风从树梢上扫过,金红色的枫叶窸窸簌簌的飘落到庭院里,林缚在守静堂外的厢院里,由高宗庭、叶君安二人陪同着接见元归政,先问候梁太后。
比起上一回相见,这两三个月以来来回奔走当说客的元归政更是狼狈、憔悴。上回,永昌侯府虽在江宁受到谢朝忠等新贵的欺压,但毕竟还有梁成的粗大腿能抱,而今日梁家也成丧家之犬,永昌侯府更陷飘摇动荡之中。
“太后她老人家的身子还是勉强,就是惦念着东平战事,寝食难安,越发消瘦。”元归政说道:“我刚从济宁过来,太后托我问林侯爷,淮东兵马何时能北上援东平?”
“侯爷想必已经去涡阳见过董大人了,董大人对河淮战事有什么看法?”林缚问道。
“江宁敦促董侍郎出兵北援东平甚急,奈何董侍郎为私怨而忘公仇,拥兵在涡阳不动如山,时间已经拖了有一个月,鲁国公可是将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林候爷身上了。”元归政言真意切地说道。
“鲁国公的重托,我可担不起。”林缚说道:“天下善治军用兵者,董侍郎不甘于人后也。董侍郎顿兵于涡阳,自有他的考虑,不能简单的说为私怨而忘公仇——要说私怨,董侍郎与梁家有什么私怨?要说私怨,我与梁家倒还有些旧日恩仇未解,鲁国公奈何将希望寄托在淮东头上?”
元归政没想到林缚的话会说得如此的赤裸裸。汤浩信之死与梁家当时谋山东的确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梁家也没想将屁股擦干净,但汤浩信之死恰是林缚在淮东自立的一个契机,包括后面的盐银保粮之事,林缚难道就没有利用汤浩信之死牟自家的利益?
再者,汤浩信绝食于青州,其时还是宁王从山东过境到江宁就藩的永兴帝也逃不过干系……难道林缚还想再扯远扯到早就是陈年往事的苏门案上去?
元归政一时猜不透林缚心里的打算,沉默着不吭声,只拿阴沉冷郁的眼神打量着林缚。
林缚继续说道:“我相信董原顿兵于涡阳,不是因为私怨的缘故……河淮之间再也经不起一场大败,即便江宁的意见,也是以持重为上。不瞒元侯爷,我向江宁所呈折子,是建议长淮军直接撤入淮西的防线,由董原统一辖制,组织中线防事。而长乡侯若不想顶在前面,可以撤到南阳,与守河中府的沁阳侯互为唇齿、犄角,以为西线守防……”
元归政愣怔了片晌。拥立事之后,永昌侯府在江宁的耳目全部尽数给废掉,要不是林缚当面提起,他很难及时知道朝廷对河淮战事的动议,也更想不到林缚会上这样的折子……
长淮军若北撤到淮西,接受董原的节制,将在淮西直接形成一支兵力逾十万的重兵集团,难道林缚真愿意董原与他平分秋色不成?
看着元归政眼神里的迟疑,林缚心里轻轻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