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鼎笑眯着眼,说道:“藩楼每年倒是能有好些米粮多余下来,京畿那边又紧缺太多,没有大船,两边就无法周济。小老儿想跟制置使打个商量,江东这边多余的米粮,藩楼可以折价售给淮东,但要制置使在津海额外拔些米粮补给我们就成,我们可以比官价更高结算……”
“倒不知藩楼每年在江东能余多少米粮?”林缚不动声色的问道,也不看元归政的神色。
“制置使真个不知?”藩鼎问道。
“哦。”林缚拍了拍脑门,恍然若悟道:“藩老是说虞东宫庄节余下来的米粮?”
藩鼎点点头。虞东宫庄跟崇州隔着条江,想瞒过林缚的眼睛也不可能,要是林缚真给糊弄过去,他之前也不会如此用心的封锁虞东宫庄的出路。
虞东宫庄是梁太后的私房田,钱粮收入又称宫庄粒子银,归梁太后私人支取。为了避免引起崇观皇帝的警惕,每年公开北运的粒子银都很有限,多余部分由藩楼暗中消化,分流到梁家跟永昌侯府。
虞东宫庄跟崇州就一江之隔,这两年林缚又怎么可能不摸清虞东宫庄的情况?
虞东宫庄庄户计有一万两千余户,实际开垦粮棉田四千余顷,然而报备内府司的数据不足四分之一。按照规定,虞东宫庄的余粮要交平江府官仓收购,每年差不多八万余石粳米。在扣除宫庄日常支用后,每年差不多有两万两的粒子银北上,送入梁太后的万寿宫里支用。
而虞东宫庄每年通过藩楼向平江府粮商消化的额外米粮,在三十万石以上。平江府大面积种植桑棉,导致粮田减少,虞东宫庄的产粮倒是弥补了平江府的粮食需求缺额。大量的银钱,就通过藩楼流入梁家跟永昌侯府手里。
藩鼎看向元归政,最终的数目怎么定,还要他来拿主意。
“二十万石粳米总是有的……”元归政说道。
“我也不亏侯爷的。”林缚说道:“侯爷在崇州交给我二十万石粳米,那我就在津海给侯爷领四万石粳米走!”
藩鼎暗感林缚心好黑,二十万石粳米,他张口竟然吃掉八成!
“三十万石呢?”元归政不动声色地问道。
“六万石!”林缚说道:“不能再多了,津海我大哥那里,也要分润。再说整条线的运力有限得很,户部每年二百四十万石的漕粮是必须保证的,要挤出六万石来不容易啊!”
“在津海能多快支取到粮食?”元归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