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三王罗献成在寿州以西还有十数万兵马,罗献成也不可能不想收编刘安儿淮泗流民军的残部,但给庐州方面的官兵压着,潼关之上还有曹义渠这头猛虎眈眈而视,罗献成根本没有胆子渡淮过来,参加这场乱局。
※※※※※※※※※※※※※※※※
睢宁,青龙岗的僵局倒也没有维持多久。
八月三十日,淮泗流民军先锋渠师孙杆子,在宿豫开城,向淮东制置使所遣招降使者,睢宁知县李卫献降,受命担任渡淮军左营指挥使,淮东制置使司睢宁都监。其部编六营正卒,余部由部将陈渍、张苟率领,从泗阳飞霞矶渡淮南下,进入山阳安置……
孙壮率部北上,于九月二日进驻睢宁,全面接管睢宁防务,同日,顾嗣元则率部南下,去接守宿豫防务。
孙杆子一降,便如破冰一击,顿时打开睢宁城与青龙岗相执不下的僵局。
在林缚的默许下,青龙岗的流民军实际有三条路可走。
一是跟刘妙贞一条道走到黑,不受降,不招安,携兵甲粮秣渡汴西去,来日再战。
一是接受招安,都编入渡淮军左营序列,名义上接受孙壮的节制,以睢宁、宿豫等地为驻所,总兵员以二十营一万两千正卒为限。
渡淮军左营在地方驻军,需接受睢宁知县李卫等地方文官的监察,不得扰民或侵犯地方,淮东制置使司负责以正卒每月六斗粮,三百钱给饷,但余部需悉数打散迁往淮河以南,接受安置。
一是受降,所部打散,迁往淮河接受安置,其将领以献降兵卒数,由淮东制置使司请旨授予各将领相应的武职散官衔,可归乡养老,也可留在淮东,日后也有机会接受淮东制置使司的征辟,出来为将,为吏。
江东左军退守睢宁河西大营,所有的招安,受降甚至刘妙贞率部渡汴西撤,都由孙杆子壮做中间人去布置。当前也只有孙壮这个“降将”,才能受流民军诸将领的信任,韩采芝则代表江东左军暗中提供必要的支援与接应。
刘庭州、张晏虽在睢宁,但也是在孙杆子孙壮与顾嗣元换防之后,才看过林缚要放红袄女渡汴西逃的端倪来。
刘庭州与林缚大吵一场,林缚只是充耳不闻,刘庭州当夜与肖魁安带着十几名随扈北去滕州找岳冷秋告状。
等岳冷秋从滕州脱开身,亲自赶来睢宁问罪,已经是九月初六,刘妙贞与马兰头率两万流民军精锐早一日渡过汴水,与淮阳的流民军汇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