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缚不忙着看信,恭恭敬敬地将血书叠好,藏入怀中,对顾嗣元说道:“阿爷的心思,我明白了,我就不进城去了,这就回郯城护送宁王进江宁,你安排给京中及各地报丧吧。”
就在东城门外的黄土大道上跪下,恭恭敬敬的叩了三个响头,也忍不住落下两行清泪,泪水也不抹,翻身上了马,又带着赵虎与一干护卫往郯城方向驰去……
※※※※※※※※※※※※※※※※
林缚回郯城后,就住进军营不出,也不催促宁王起程。陈元亮等山东官员得知汤浩信辞世之事,恸哭一场,便离开郯城回青州去了。
张晏等人在郯城等到二十六日才接到青州正式发出的报丧公函,才知道汤浩信辞世的消息。
张晏也是吓了一跳,就他的心思也不想汤浩信立时就死,只是透露出今上有要他死的心思,逼他辞官致仕,将山东的位子让出来,没想到汤浩信骨头这么硬,竟是死在任上了。
整个山东郡的官员会怎么看?没有多少人会直接将矛头指向圣上,但都会知道是他与张希同联手将汤浩信逼死。林缚会怎么看?
张晏一时也慌了神。张希同不肯出面,他拉着刘直去城外军营见林缚,却给林缚要辕门小校代转的一句话顶了回来:“守孝之身,见宾客不祥,何时启程去江宁,通知一声便是!”
林缚还愿意率兵护送宁王去江宁就藩,张晏稍安心一些,但也知道这梁子结深了,颇为无奈,眼下也只是能稳定林缚便好,便去会合张希同安排宁王起程南下之事。
※※※※※※※※※※※※※※※※
扬子江是三角洲地貌,整个海陵府仿佛一支伸出去的大三角。从崇州北上到郯城,实际是由东南往西北斜行,是扬子江三角洲的斜边,从地理上来说,郯城是在江宁的正北方向上。
从崇州到郯城直线有八百余里,从江宁到郯城直线距离却缩短了两百多里。从郯城往南便是沭阳,便可坐船走水路;再往南便是宿豫(今宿迁);再往南便是淮安城;坐船进入洪泽浦,西面是给流民军摧毁的泗州城、濠州城,再南下便是东阳府境内,通过石梁河便是江宁城北的朝天荡。
进入沭阳之后,敖沧海便率长山步营走陆路回崇州去了,林缚率靖海第一水营护送宁王官佐及王府卫营一行四千余人走水路抵达江宁就藩。
这一路上,林缚独坐一船,闭舱不出,除赵青山等麾下诸将,外人一概不见,刘直也不见,彼此相安无事抵达江宁。
岳冷秋统兵在豫中与流民军作战,江宁众臣以程余谦为首,几乎全体出动到朝天荡北驿来迎宁王。
顾悟尘也是以守孝为名,拒绝来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