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林缚笑道:“我也正有此意,过几日待操训熟了,此船首航便去东阳运新茶,取名‘东阳号’,可不只一处合其意,这两天就将字漆上去。”
大家听林缚也满意,自然都随声附和。
肖密讨好地说道:“‘东阳号’在进港时,就觉得巍峨高耸,此时驶入江心,才真正觉得是巨无霸啊,林记货栈,庆丰行旗下也少见这种巨船,集云社一次就置办三艘,当真是好气魄啊!”
林缚眯眼看着正张满帆往朝天荡水域中心驶去的“东阳号”帆船,“东阳号”未载货,仅船舷出水就有一丈三四尺高,船尾还有两层舱室,加顶层的木女墙,差不多有三丈高,三桅都张满帆,高达十丈,在周遭渔船,货客船的衬托下,的确显然身姿不凡,仿佛水中霸王。
林缚淡淡一笑,在他的眼里,这样的帆船还是太小了。“东阳号”计算排水量才百余吨,载货千余石,不要说跟后世排水量数万吨,数十万吨的巨轮相比,就算龙江船场在以前也曾造过排水量高达两千余吨的八桅巨船。
若是考虑水战,“东阳号”与狱岛四艘车战船编队,在朝天荡里即使不额外配备特殊的战具也不用怕小股的江匪。
在江岸码头上饶有兴趣的看着“东阳号”操训,待天时将晚,林缚又在河口草堂宴请东阳乡党,才恭送众人回城去。
随后几日,林缚要么在江岸上看着“东阳号”在朝天荡里操训,要么亲自登船看实训,第三日后,还有些迫不及待的尝试着使四艘车战船载满新编武卒在朝天荡里与“东阳号”编队操训。
天色向晚,夕阳铺江,林缚使“东阳号”在朝天荡里继续操训,他换小舟从河堤码头上岸来,看见前些日轻舟船头三名文士的两人站在河堤码头上正看着朝天荡里的“东阳号”。
卷三 江宁风月 第一百零三章 抵临(一)
林缚已经将河堤码头对外开放,许别处货客船及渡船在此停泊,狱岛所出布纱,腌鲜鱼,铁器,蔬菜等物,也由集云社邀城中商贩来河口贩运。虽说车马便道筑成还需时日,从东华门官道过来有些不便,但胜在河口物价比曲阳镇要低廉一些,商客船,渡船在河口这边停泊靠岸以及货物泊岸入草市贩售,所收的厘金也十分的低廉,且无其他官吏再事盘剥,河口这边的河堤码头开放十余日,倒也聚集了些许人气。
这边酒楼,客栈等店铺都没有建起来,夜间留不了外人,募工及军户流民以及东阳本乡子弟上千人聚居在此处,左近又有角楼灯火映照,却是晚间散工后,河口篱墙内也显得十分的热闹。只是向晚时分,码头没有渡船停靠,河口篱墙内的行人绝大多数穿粗布衣衫,两个穿着长衫的文士站在河堤码头上眺望朝天荡自然十分的显眼。
林缚乘船回河口,远远就注意到这两个文士,看到周边还有几名佩刀的健壮汉子,想来是这两名文士的护卫。河堤码头开放之后,河口这边自然也没有道理再阻拦龙蛇混杂的人物进入。上岸后,林缚才看清这两人的面貌,年轻的文士也有三十一二岁,脸形瘦长,留着短须,穿着长衫,背有些驼,中年文士年近五旬,白面微须,眼睛狭长,卓然立在高处,显得气度不凡。
李卓的车驾护队已经进入江宁境内缓缓而行,计算行程,差不多后天就能像只蜗牛似的抵达江宁城,按察使司也早接到秘报,李卓并没有跟随车驾同行,早在过仙霞岭时,就便衣快骑带着三五个随扈抄小路离开。按察使司这边也是满头的冷汗,借清匪的名义,将名下的千余名缉骑悉数派往南线。三天前看到这两人与另外一人站到轻舟船头,林缚就有所怀疑,此时走到近处,见中年文士的相貌与旁人描述的李卓的相貌别无二致,才知道李卓真是先一步抵达江宁了,心里想,那个年轻的莫非就是浙西名士高宗庭?都说董原与李卓闹翻之后,高宗庭也离开军中,没想到他与李卓同时现身在江宁。
循着李卓、高宗庭的目光望去,“东阳号”正在朝天荡里的水面上鼓风而行,船尾拖出一道白浪,林缚也不知道这两人站在这里看“东阳号”操训看了多久。周普留在狱岛上协助赵虎训练新编武卒与武卫,不过林缚上岸来身边也有护卫武卒随行,那李卓与高宗庭也有带刀护卫相随,两边接近,倒是护卫先警惕起来,李卓、高宗庭这才转回身来,高宗庭朝林缚作揖说道:“林大人方便借一步说话?”
“高大人与督帅有何赐教?”林缚作揖问道。